首頁 中國 政治

陸官員分析:為何GDP增長 民不富反貧

【記者方涵/綜合報導】 4月15日,中共官媒採訪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韓文秀時稱,大陸「GDP質量比較低,財富轉化效果較差」,無意洩露大陸民衆爲何在GDP數字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備感生活壓力的深層原因。

韓文秀分析,經濟發展包括存量和流量兩方面。GDP是流量,國民財富是存量;每個人的收入是流量,家庭財產是存量。他認爲,存量的問題至關重要,因爲大陸GDP的財富轉化效果很差。

韓文秀舉例,「建大橋是GDP,讓大橋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蓋了3次,浪費了大量的成本,但是真正形成財富(存量)的也就是那一筆。」

韓文秀說,大陸每年的建築量世界第一,達20億平方公尺以上,使用的水泥、鋼材在全世界也占較大比例。但大陸建築平均壽命只有25到30年,英國是130多年、法國是80多年、美國是80年,遠超過中國。

精明的猶太銀行家早就明白:房地產業中,「增值的是地,貶值的是房。」中國民衆只有土地上房屋的70年使用權,土地增值後的利益都被歸土地所有者,被中共政府拿走了。

70年後,這些土地價值將超過379萬億,而這巨額的存量財富,根本不在大陸民衆手中,而是在土地所有者——中共手中。

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4月11日在博鰲論壇上,洩露中國經濟「增長」而民衆備感生活壓力的另一個原因:即30多年來中共央行一直在超量印鈔票,學者測算,濫發的貨幣導致每年超過14%的貨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