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血小板先生」伍焜玉:人為神所創

國際生醫翹楚、「血小板先生」伍焜玉。(記者鍾元/攝影)
國際生醫翹楚、「血小板先生」伍焜玉。(記者鍾元/攝影)

【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國際生醫翹楚、「血小板先生」伍焜玉的傳記日前出版,伍焜玉接受記者採訪,從他的研究專業領域表示,人體的血液是真的奧妙,一個小小的紅血球隨著循環,可以把氧氣帶進來,輸到組織裡面去,又把二氧化碳放出來,這樣每天川流不息,人想要造出同樣的東西是造不出來,從這觀點來看「人真的是神的創造」。

弱勢家庭長大

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伍焜玉是國際知名血液腫瘤醫學權威,他出生在澎湖南方的小島西嶼坪,父親曾是碼頭工人,後來家裡開雜貨店,他形容父親「是一位沉默寡言、非常非常刻苦耐勞的人,從來沒有聽他抱怨過一句,是我這一生中看過最辛勤工作的人。」

伍焜玉雖然家貧有被欺負的童年,但與父親一樣有著澎湖人默默努力的精神,從小愛讀書的他考上高雄中學,他對化學很有興趣,原本有機會保送台大化工系,但因父親的期望,他考上台大醫學院。他的大學生活沒有舞會、沒有玩樂,課業之餘最忙碌的事情,就是兼家庭教師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台大醫學院畢業後,他選擇攻讀耶魯大學,並順利申請到研究生獎學金,而為了能在一年內盡速將借來的機票錢還給親戚,他每天吃飯錢就只有1美元。一年後他順利拿到碩士學位,但經歷申請住院醫師訓練時遇到種族歧視,被所有東岸學校拒絕。

休士頓頒訂「伍焜玉日」

後來在美國愛荷華大學醫院做住院醫師訓練後,他有機會做血小板在血栓方面的研究,他和指導教授約翰‧霍克(John Hoak)聯手發明血小板測量方法,並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就是享譽國際多年的「伍氏方法(Wu and Hoak Method)」,當時伍焜玉年方35歲,聲名快速遠播,各種邀約接踵而來。

德國杜賽德夫(Dusseldorf)大學心血管理學大師卡爾斯坦‧史洛教授在公開致詞時,稱讚伍氏方法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伍焜玉因而被同事稱為「血小板先生」。他還率先用阿斯匹靈治療血栓、中風,也在血液、前列腺素、幹細胞和癌症的研究蜚聲國際。他曾擔任美國國衛院諮詢委員10多年,美國內科鑑定董事,美國德州休士頓1994年頒訂12月9日為「伍焜玉日」。

在美國擁有100年以上歷史的美國醫師學會也遴選他為會士,全美國一年只選出30位會士,被選上的都是美國醫學界的領袖人物,更必須是主管以上的領導人物。美國之外,伍焜玉也榮任歐洲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等。

40年的研究生涯伍焜玉走過世界40餘國,他認為,要有頂尖的成就、花時間與精神多與國際接觸相當重要,任何一場會議、任何一次演說,都蘊藏無限的機會,與國際專業菁英在一起,也才能對最新的資訊有所掌握。再怎麼困難,都要克服時間與體力的障礙,這樣的毅力是讓學術邁向國際化最重要的態度。

回國貢獻深愛的台灣

伍焜玉在功成名就後,毅然放下尊崇地位,為台灣的生物醫學研究做出重大貢獻,他在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任內,完成研究單位的集中、整合,大幅提升其研究成果和教育功能。無論在尖端生物醫學研究的奠基、國家醫藥衛生政策的引領、尖端生技人才的培育、生物科技產業的扶植都戮力以赴。

對於無神論者,伍焜玉表示,「神就是創造,其實大自然、人體都是;因為人體設計太精密了,不是人能設計的」。他說,從整個血液的造血、循環,以及每個血球的生命、功能都非常奇妙,這不是人能造出來的,人的身體真的很奧祕。

他提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科學家,他曾寫過一本書,科學是會幫忙人的信仰,現在有愈來愈多科學家都有信仰,有一位美國醫生科學家甚至寫書來頌揚神。

從醫以救人為使命

伍焜玉身兼醫生、科學家,「我是覺得如果做醫學研究發現的貢獻,對人類比當醫生救一個人,可能貢獻更多、更廣、更大。」他期勉年輕人做研究一定要苦幹,生活一定要簡單,不去追求遊樂才做得來。他提到醫生這個行業,「沒有白天、晚上,半夜也要去看病人。我們養成一個習慣,任何時候都能清醒,清醒就要去工作,因為常常病人都是半夜住院,都是緊急的。」

他說,當醫生主要有樂趣或救人的使命,不是很簡單的事情。他也強調,「醫師不能用賺錢為目的,這是一定的。」醫生一定要有很好的醫療能力,診斷、治療都要相當好,但最重要還是要體恤病人,「我要以病人為主,你有問題,我一定要替你解決問題,不只是他肉體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