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珊瑚礁生態保育週 墾丁海中大遊行

海洋保育人士身著潛水衣,手持龍王鯛和隆頭鸚哥魚擬真看板及標語,進行「海中大遊行」。(墾管處提供)
海洋保育人士身著潛水衣,手持龍王鯛和隆頭鸚哥魚擬真看板及標語,進行「海中大遊行」。(墾管處提供)

【記者簡惠敏/屏東報導】 每年4月至5月是珊瑚礁產卵季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及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配合珊瑚產卵期,19日舉行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希望能喚起國人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育、珍惜海洋資源。

墾丁國家公園珊瑚海域遼闊,為維護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2008年起舉行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內容包括,潛水淨海及淨灘、珊瑚礁生態環境保育及珊瑚產卵資訊發表、海洋生態與保育巡查體驗、各類專題講座及座談等。

今年系列活動,除墾丁珊瑚產卵觀察及珊瑚礁體檢、攝影展及淨海等,19日,200多位海洋保育人士身著潛水衣,在墾丁後壁湖海域手持野生保育類動物的龍王鯛和隆頭鸚哥魚擬真看板,進行「海中大遊行」,呼籲大眾關心和維護海洋生態環境。

農委會4月15日已公告將龍王鯛和隆頭鸚哥魚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是國內首度將海洋魚類列為保育類動物。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鄭明修說,龍王鯛可長到290公分以上,隆頭鸚哥魚也可達130公分,因國人愛吃海鮮,目前僅在墾丁、綠島及蘭嶼有零星出現。

為維護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及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舉行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墾管處提供)
為維護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灣珊瑚礁學會及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舉行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墾管處提供)
現場,台灣珊瑚礁學會製作龍王鯛及隆頭鸚哥魚意像看板,由屏東縣長曹啟鴻遞交給在地代表,呼籲國人重視海洋生態環境及資源,保護大自然所賜予的珍貴資產。墾管處處長陳貞蓉表示,期待藉由活動,體認「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從拒吃珊瑚礁魚類做起」、「買對魚、吃對魚」的保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