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論壇/永續與對話 為城市注入活水

倫敦大學UCL都市規劃教授Peter Bishop。(臺中市政治大學校友會提供)
倫敦大學UCL都市規劃教授Peter Bishop。(臺中市政治大學校友會提供)

文/呂文馨
為迎接 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上週末登場的「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建築高峰論壇」,邀請曾任倫敦發展署副署長 Peter Bishop、Haskoll 中國區總經理楊振,以及臺灣建築師潘冀,共同探討未來城市的發展脈絡,提供設計同業們新的建築趨勢。

Peter Bishop 是倫敦大學都市規劃教授,首位倫敦市設計總監、最初倫敦奧運遺產規劃負責人。曾規劃金絲雀碼頭、2010 上海世博會的倫敦城市最佳實踐區,還有倫敦市中心的國王十字地區發展設計皆出自他手。

永續性

在這場論壇中,Peter教授帶來了倫敦市成功的都更案例。他首先談到,倫敦城歷史悠久,如何在不破壞傳統的情況下,為倫敦注入新意?他認為,都市更新必須先滿足5點優先條件,包括:持續的經濟繁榮、提供住房(尤其為負擔得起的住房)、改善環境(因應氣候變化)、保有倫敦特質和鄉村城市特徵、改善生活品質。

他表示,從170年前的歷史倉庫改造、著名的國王十字火車站,到政府打通城郊運輸、設置城市綠帶、制止城市擴張、定高額停車罰款、建單車道,並藉奧運契機,逐步讓倫敦成為一個更適宜人居的城市。一個成功的城市策略,應著重在「永續性發展」。

社會對話

做為最初倫敦奧運遺產的規畫者,他談到,相較於2008年北京奧運鳥巢,英國只用其1/10的經費來建設場館。倫敦以「永續再生」為軸,達到最小投資做最大利用,在奧運之後回收所有資產再利用,而交通的改善,也為東倫敦區創造更多經濟與觀光效益,原本老舊髒亂的東區也搖身為英國新地標。

Peter再舉國王十字地區為例,如何將設計落實到社區中,辯論是最重要的過程,積極溝通,更要開放社會交流,5年內他曾與3萬人討論解決議題,往往在與鄰近居民的交流中收穫最多。

以人為本

台灣知名建築師潘冀的演講也引人深省。他說,建築應該要與人產生關係,人的互動是建立在延續的街道上,而不是被一幢幢戒備森嚴的豪宅切斷了人行道、切斷了都市生活的連結。

他舉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為例,白色流線型外觀象徵知識之流,室內、室外空間還有許多小巧思,使人互動更自然。自2012年開館以來,每日平均有21萬人次流動,是潘建築師感到最驕傲的事。

他一再強調,好的建築要使人互動,不是唯我獨尊,而是能撫慰人心。從細節裡能發現,他的建築總能讓市民多一處休憩、表演的空間,甚至連生態保育都考慮到了。這就是建築師能體恤人心的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