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隱身30年 神秘異鸚鵡螺又出現了

異鸚鵡螺。(影片截圖)
異鸚鵡螺。(影片截圖)
【記者張秉開/綜合報導】生物學家時隔30年再次發現一種罕見的鸚鵡螺——異鸚鵡螺(Allonautilus scrobiculatus),引起世界關注。該鸚鵡螺是美國布林茅爾學院(Bryn Mawr College)生物學家曾於1984年在巴布亞紐幾內亞Ndrova海島發現,但此後即銷聲匿跡。

據《探索》(Discovery)8月27日報導,此次再次發現異鸚鵡螺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生物學家華德(Peter Ward)說:「以前,有兩個人看到異鸚鵡螺。一個是我的同事,布林茅爾學院的桑德斯(Bruce Saunders),另一個是我,我是在桑德斯之後的幾個星期時看到的。」

華德直到今年7月份,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再次見到這種已經有5億年歷史的美麗生物。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異鸚鵡螺。(影片截圖)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異鸚鵡螺。(影片截圖)
異鸚鵡螺是一種鸚鵡螺(Nautiluses)。鸚鵡螺的外殼絢麗多彩,通常長有一個光滑的螺旋形外殼,其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鸚鵡螺的殼可以長至約30公分大。鸚鵡螺有很大的頭部,很多的觸鬚,觸鬚數量可達90根。鸚鵡螺是食肉動物,在深海生活。

異鸚鵡螺神秘匿跡30年

另據華盛頓大學8月25日報導,異鸚鵡螺與其他種類的鸚鵡螺相比,不同之處在於其外殼不是那麼光滑。而且華德說:「牠有厚厚的、毛茸茸、黏糊糊的殼。我們第一次看到牠時,都感到很吃驚。」

但異鸚鵡螺自1984年被發現後,再未被華德等人見到。於是,華德和其他研究者嘗試在Ndrova海島水下152.5公尺~396.5公尺深的水域,使用魚肉和雞肉誘餌的方法招引來異鸚鵡螺,並用水下攝影機進行12小時的監視。

華德說:「我們從2011年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今年,有30多人來做這件事情,每天我們用8倍快轉,查看前夜的錄影。不斷有讓人驚呼的發現(但仍未見異鸚鵡螺)。」

不過,直到今年7月,才看到一隻異鸚鵡螺出現了,隨後又出現一隻。兩隻為了爭奪誘餌而互相廝打,直到一隻取勝。華德說:「這隻取勝的異鸚鵡螺用尾巴不斷擊打誘餌,持續兩個小時。」

華德表示,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存在5億年之久,但基本未發生變化。他希望以後多次見到這種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異鸚鵡螺,以便進行更多研究。



神奇鸚鵡螺的啟發

鸚鵡螺長有美麗的外殼。其切面呈現優美的等角螺線,而等角螺線本身為黃金比例分佈,蘊含大自然的神秘色彩。黃金比例又稱黃金分割率、黃金分割,是一種數學名詞,表示兩條線段長度比例約為1.618時,其分布排列組成的形狀最為完美。
鸚鵡螺貝殼的美麗螺旋是由黃金比例線段排列組成。(Fotolia)鸚鵡螺貝殼的美麗螺旋是由黃金比例線段排列組成。(Fotolia)
這種比例概念早在2,500年前的古希臘時期,就被人們發現和使用。如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雅典衛城帕德嫩神殿(Parthenon),其立面高與寬之比為黃金比例。
星系中存在的「黃金比例」。(圖片來源:NASA)星系中存在的「黃金比例」。(圖片來源:NASA)
資料記載,美國曾模仿鸚鵡螺的浮沉排水方式,於1954年設計和製造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該潛艇與普通潛艇相比,外殼更堅固,可在150公尺以下的深海中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