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副刊文學

【青松絮語】誤會

 (fotolia)
 (fotolia)

文/青松
婆婆疼愛孫女,對孩子方方面面都照顧得無微不至。為了讓孩子多吃有營養的東西,婆婆喜歡給女兒「開小灶」,經常給準備獨她一份的東西。

有一次,婆婆買回來一盒蛋撻,只給女兒吃,不讓別人碰。老公看到了,就說了一句,有東西大家分著吃,別只給孩子一個人,會慣出毛病來,讓她誤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別人為她付出都是應該的。婆婆聽了,回說:就買了那些,當然讓孩子先吃,哪捨得去跟孩子搶著吃。

這幾天,我發現婆婆和往常不太一樣。比如,我們有事,她過來幫忙做頓晚飯,燉了一份排骨,量特別大,害我們吃了三天,都要吃吐了才吃完。買水果也是,有些需要趁新鮮吃、不好存放的水果,她一買就是一大兜。

我恍然想起來,都是因為老公那天跟她說的話。老公的意思是,別溺愛孩子,別給孩子吃獨食,但婆婆理解成了老公埋怨她東西準備得不夠多。所以,對於食物,這幾天她一個勁兒地過量準備。

和老公交流了幾句,他也已經發現問題所在。我問老公,要不要和婆婆解釋一下。他搖頭,說很多時候越塗越黑,怕還會讓她多想。索性什麼都不說,天長日久,她也就明白我們身為父母最擔憂的是孩子的心胸與性格,而不是誰多吃了幾口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真是微妙。都說母子連心,但即便母子之間,話一出口就存在被誤會的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思維方式,相互之間再熟悉,對同一句話的理解還是會有差異。所以,產生誤會再自然不過,這世上最明白自己心意的人恐怕只有自己了。

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阻止別人的誤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對誤會的態度。被人誤會,只能說正常,所以只要不是什麼關乎原則的大事,並沒必要著急上火。急於解釋,有時反而會讓事情更糟。時間是冰釋誤會最好的辦法,日久見人心,時日長了,對方也許就慢慢明白我們的心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