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中國鏡

中共分食台影視大餅 學者:市場會將其淘汰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副教授羅承宗認為,「自己能不能拍出好的戲劇作品」,先回到原點來思考這問題,才能解決台影視長期積弱不振問題。(記者陳柏州/攝影)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副教授羅承宗認為,「自己能不能拍出好的戲劇作品」,先回到原點來思考這問題,才能解決台影視長期積弱不振問題。(記者陳柏州/攝影)

文/記者江禹嬋  
日前公視迷你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原本在多個影視平台同步播出,不過在第二集播出前,「愛奇藝」台灣站卻臨時喊停。被認為是因內容涉及「反媒體壟斷」、「太陽花運動」、「台獨」及「陸生」等議題過於敏感而導致下架。不過愛奇藝則表示《爆炸2》播出平台較多,考量市場差異,因此調整排播策略。

第二集最後,劇中文青歌手王丁筑,透用直播聲援反服貿運動,隨後被公司緊急叫回,主管怒斥,「他們說你是台獨藝人,等一下就去錄道歉聲明」。

「愛奇藝」於2015年11月,以試營運名義進入台灣,到2016年第一季,網站上就以播出超過130部原創戲劇,以及2千多部電影,更提出可協助台灣有能力才華的編劇團隊,到大陸拍攝戲劇節目。令人憂心的是,當「愛奇藝」挾著雄厚資本,儼然成為台灣影音平台主要經營者態勢,台灣影音恐將落入帶有言論檢查的商業資本手中。

在關心通路問題,或是言論干預前,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副教授羅承宗認為,先不討論其他國家,或中國市場接受度如何,「自己能不能拍出好的戲劇作品」,先回到原點來思考這問題,才能解決台影視長期積弱不振問題。

「先有好東西再來談市場,例如最近幾齣非常用心的戲劇,都是台灣戲劇真要賺錢獲利,未來需要發展的方向。」羅承宗認為,導演王小棣打造的「植劇場」已指出台灣影視未來的趨勢。

長期研究文化創作、娛樂相關法令的羅承宗說,自己很喜歡《爆炸2》的內容,其中有講述陸生怎麼看台灣,那部分拍得很棒,也讓台灣人有所省思,傳達出若打破政治藩籬,讓兩岸人民互相交流的美好感覺。但這在中國不能被播出,羅承宗說,「這是好的東西(戲劇)只能說是遺憾。」

先從內需部分來看,台灣2300萬人數不算少,無論是《爆炸2》、《花甲男孩轉大人》、《通靈少女》會受到廣大喜愛,就是因為跟台灣普羅大眾生活接近、接地氣,若能拍出更多質感好劇,根本不用管海外市場,台灣民眾支持就很夠了。

至於外銷部分,不一定只能看華語市場,中國市場雖然廣大,對言論自由控制程度嚴峻,這種對節目內容的干預,台灣50年前就已經經歷過了,台灣已經渡過這階段,所以很清楚中共想要做些什麼。其實我們在家看電視,也有機會接觸許多國外戲劇,甚至連智利的戲劇也可以看得到,如果真的致力本業拍出好東西,即便你是講華語,海外依有市場。

如果要依靠中國資源、平台,或製做節目,就必遵循他們規則。我們常看到中國節目最多的是選秀、歌唱比賽,這種內容就不會被中共當局限制,如果戲劇碰觸到跟當下政策有牴觸,這就會被打壓。羅承宗說,這是到中國需承擔的投資風險。

以風靡世界三十餘年的《七龍珠》為例,是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格鬥冒險漫畫,主角原型是中國小說中的孫悟空,因為劇情吸引人,經過幾十年的歲月依舊受歡迎。羅承宗說,我竟然在挪威看到挪威版本的七龍珠漫畫,「只要做出好東西,就能賣到全世界,誰管你是哪裡來。」日本動漫文化精髓值得借鏡。

陸劇不接地氣   台閱聽眾無感

羅承宗認為,若愛奇藝在台灣繼續壯大,並不會形成分食台影視平台大餅,影響言論自由程度,也不會令人擔憂。

中國歌唱節目、古裝劇,卡司、服裝、場面都可看出一擲千金的大手筆,有些還真是好看,但是它不接地氣,看起來不會像看自己東西這麼精彩,貼進心坎裡。

以《花甲》為例,導演瞿友寧談到,他最感動一場戲是男主角阿嬤出殯時,離家多年大嫂在最後頭送行那一幕,整齣劇後段圍繞辦喪事以及各個家人情感的過程,這都是台灣民眾都曾經歷過的東西,因此深受感動。

陸劇雖然好看,但演員一口京片子,生活環境還是有差異,既使演員再大牌,經費再多,只能短暫吸引人,長此以往還是無法符合台灣閱聽眾口味。

「在地化」  走向國際的推進器

「植劇場」雖然成為今年金鐘獎入圍最大贏家,卻解散收場,讓外界感到不捨,也開始質疑這樣的路是否能開花結果。羅承宗說,我們不應只單一看植劇場的存廢,而是要思考下一個植劇場在哪?這樣的土壤經過灌溉施肥後,是否能一直茲生更多植劇場、遍地開花。

「越在地化,其實就越國際化」羅承宗說道。尤其是藝術、文創等,不要去追逐所謂國際標準,沒有這種東西,當你把在地化發揚光大,就是走向國際化。

日本把自己自然資源、古蹟保存非常完善,最大限度保存當時環境,全世界的人就自動來看。京都以千年古都著名,有時大家不是要看華麗、新的東西,而是要看他原本的樣貌,走在街道上就有還原古時日本氣息,這就是越在地話,就越國際化。

羅承宗建議,「台灣觀光、影視、影劇都該思考這句話背後的意義。」以前很多成功模式都,從舊有文化攫取新的東西出來,重點就是在地化。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談到,目前線上影音平台沒有一個健全環境之下,台灣目前對於閱聽人的觀賞環境,以及保護台灣人文化主體性略為不足。

他建議,可考慮由公廣集團、中華電信合作,加上國家的政治支持,廣邀台灣商業媒體,創建一個OTT影音平台。完全由台灣業者創建的影音平台,能整合各方面資源與力量,才能有效保障文化主體性,能夠自己做主。

除了較能保障自己,在商業利益之外,並兼顧道公共利益的可能性,就能避免發生像愛奇藝下架中共認為敏感的戲劇、音樂作品等事件發生。

兩岸長期以來,有著高度「網路貿易逆差」,有學者建議應該成立「網路中立法」,面對中共,才有適當的武器可以因應。羅承宗說,實際執行有困難,無遠弗屆的網路無法全面掌控,靠自己做好回歸市場競爭比較實際,法律無法解決一切。

當你的東西越好,也不用在乎百度、騰訊的東西。好的外商平台會來找你談,例如通靈少女HBO就自動來談合作,誰還管騰訊啊!

兩岸資訊不對等,網路在中國是封閉且壟斷,台灣則是民主環境。胡元輝說,我們不必太低估公民社會的力量,本身即擁有辨識能力,但他也提醒,「我們也不可低估公民社會被破壞的的可能性。」

台灣進入民主機制,公民社會成熟度都還在培養塑造當中,固然有我們自豪的地方,但切莫低估專制社會介入台灣的影響力。他認為,有時必須在一定法治上,來保障網路中立。美國這兩年來有做相關法規制定,過去台灣提出的「數位傳播法」、「反媒體壟斷法」,基於網路中立性,是可以考慮由政府立法來執行。

此外,「騰訊」在全球遊戲領域裡,進行多筆戰略投資,甚至以86億美元,從芬蘭開發商收購線上遊戲「部落衝突」,有台灣玩家指控,自己使用兩年多的部落名稱「台灣共和國」,遭版主以令人不適為由,強行改為「美麗的台灣」。可看出中共已從封鎖、刪帖、銷號等看似強勢,卻很消極的作為,近一步搶進國際市場,在西方世界尋找投資標的,以建構新的網路戰略。

羅承宗說,遊戲沒有獨佔的概念,玩家可選擇的東西太多元,「這樣搞自己的客戶,等於是在搞自己」。網路無遠弗屆,線上遊戲、手遊不斷推層出新,彼此間的轉換非常快速。就像開一家餐廳,上面寫著台灣人不准進入,那我們大可去隔壁家吃就好。中共就讓他繼續收購,反正玩家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