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萬象

紐約華埠街邊攤 見證唐人街變遷

梅姨(左)在堅尼路水產店前的街邊擺攤已有40多年。(記者蔡溶/攝影)
梅姨(左)在堅尼路水產店前的街邊擺攤已有40多年。(記者蔡溶/攝影)

文/記者蔡溶
雖然紐約唐人街市容不太整齊,不像個國際大都市的樣子,與一箭之遙的華爾街市容相差巨大,但是很貼近生活,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很多西方人喜歡到唐人街觀光,除了唐人街的歷史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唐人街的活力,街邊攤就是一道生動的風景。

在熙熙攘攘的堅尼路人行道上,十多個攤位一溜排開,構成一個近百米長的馬路市場,經過的人們邊走邊買,形成了一幅充滿活力的市井生活畫面。

梅姨已經在堅尼路水產店前的街邊擺攤40多年,她來自台山,原來在唐人街的製衣廠工作,後來在街邊賣蔬果。

她說,上個世紀的唐人街,70年代開始興起製衣業,依靠廉價的勞動力而擁有競爭優勢,到80、9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之後隨著製衣訂單大量轉移到海外逐漸式微,而在2001年「9.11」恐襲後結業,街邊攤的生意也隨之由紅紅火火到一落千丈,現在還面臨容身難的問題。

菜將捆紮 快速出售 小攤販率風氣之先

說起唐人街早年興旺一時的馬路市場,華埠社區人士李宗保說,對於當時的製衣廠工人來說,在工廠忙碌了一整天後,下班還要去嘈雜的菜市場挑選蔬菜、排隊結算實在是一件花時間的事,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梅姨等街邊小攤提供的獨一無二的服務,他指著梅姨身邊各式收納袋和小吊籃說,「每天梅姨將菜擇好,一包包用塑料袋分裝好,一元一包,時間緊的下班族可以邊走邊買,因此大受歡迎。」

梅姨說,當時在唐人街衣廠打工的人數萬,下班高峰時人流量大增,堅尼路街邊慢慢形成了一個馬路市場,生意非常紅火,很多人回家時順便買點菜非常方便。買街邊菜的人大都時間緊、圖省事,又要買新鮮的菜,對難處理的菜一般不買,她就專挑一些賣相好也方便烹飪的菜,將菜分袋包裝好,這樣的菜很受顧客的喜愛,也可以讓人流流動順暢,一舉兩得。

蔬果新鮮便宜 華人經營方式、飲食習慣有別於老外

唐人街的蔬果新鮮而且便宜,對比老美的超市,有些蔬果便宜一半。很多人以為價格優勢的原因是品質差,其實不然。

李宗保說,老外買蔬果通常要到大型超市、專門的生鮮食品店或者超貴的農夫超市才有,而他們的蔬果相比華人的種類少、銷量少、賣得貴,是因為老外這些企業追求的是效益,這和他們的經營結構有關,越簡單越能規模化他們就越喜歡,也不會選擇一些小眾品種去種,水果蔬菜的保鮮期比肉蛋奶短,導致了老外市場上可以選擇的蔬菜較少,賣不完的在超市裡過夜,新鮮度下降。

此外,很少有老外比中國人吃蔬菜吃得雜、吃得多,家庭也不會洗菜切菜,一般人搭配「蔬菜」的餐食,僅僅是土豆、豆子和沙拉,生鮮果蔬賣得少、消耗量少,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循環。

對此,曾經講解「150年前鐵路華工吃什麼?」的鐵路華工後代李宗保說,華人早在修築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工程時,就已經有每組華工配一名廚師現做中國菜,乾貨蔬菜海鮮通通有,用料豐富,飲食比其它族裔都要均衡營養,最終才能勝任異常艱鉅的工作,且表現突出。如今華人還和百年前一樣「自成一體」,這和華人的經營方式、飲食習慣都分不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梅姨說,與老外超市不同,華人業者每天進貨量都基本算準,蔬果都不過夜冷藏,傍晚賣不掉的,通常「一元一堆」折價處理、賠錢吸引客流,第二天繼續進新鮮的貨,經營上本小利薄,品種豐富的華人小眾蔬菜基本靠專門生產亞洲蔬菜的小型家庭農場。她笑著說,早年唐人街沒有荔枝賣,還是她和先生第一個從佛州發現、引進的。

攤販生存不易

如今因政府對小販執照的控制,這些年,華埠街邊菜攤的數量比以前少多了,但是新移民還是需要以此為生。梅姨說,這把年齡了,除了擺攤,她也不知道還能做點什麼,在街頭擺攤最辛苦的就是:冬天冷、夏天熱,還要提防警察開罰單,而且「罰款開得越來越重,小攤販生存越來越不易」。

對街邊攤販,不少市民則是喜憂參半:下班回家的路上,順手買些蔬果確實方便,可攤販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占道經營導致人行道堵塞等,也讓人心煩。

李宗保認為,這些街邊蔬果攤是華埠的一大特色,賣的東西便宜而且新鮮,對大家也是一種方便,攤販大多是新移民或當年衣廠失業者,對他們的家庭來說,攤點就是民生。市府總說「支持小生意」,而街邊蔬果攤就是最小的「小生意」,他們自食其力、勤勞工作,市府應該提供一定的支持,給小商販提供更多合法執照,管好攤販,讓本小利薄的菜攤兒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