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進口能源年逾1兆元 環團盼好好發展綠電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針對工總白皮書建言,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蔡志宏17日指出,台灣人均耗電1萬1,000度,是歐盟兩倍、日德1.5倍,差距在工業耗電。台灣充斥著耗能產業,台灣能源進口每年將近1兆多元,如果能好好發展再生能源,這筆花到國外的錢留在國內,就可以發展國內的能源產業,如德國能源已變成第四大產業、日本節能產業也是非常發達。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17日召開「是誰弄髒台灣?反擊王文淵主導的工總白皮書」記者會。蔡志宏說,台灣研發費用很低,石化、鋼鐵研發費用不到先進國家的1/10,生產的卻都是低端產品,台灣靠低價水電費、空汙費來做競爭,GDP卻偏低。

「去年民生用電成長只有0.5%,工業用電成長卻超過5%。」蔡志宏表示,這些用電大戶有多少節能建樹?六輕幾千公頃的土地,看到幾片太陽能板?有好好節電、推動再生能源嗎?有想到台灣已受到很大汙染嗎?台灣違章工廠有好幾萬家,用非常便宜的農業用電,導致工業用電年成長這麼高。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則指出,台灣耗能是全球第23名,個人每年平均用電是全球第12名,人均耗電一萬多度。工業部門電力消耗從過去50%幾到去年底61%,比較OECD與非OECD其他國家資料,台灣的工業高耗能比例接近第三世界國家。

工業消耗進口總能源超過60%,而且一直上升中。徐光蓉說,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判斷產業結構須要調整,但至今產業結構沒調整,工業耗能也不減反增、惡化。「國、民兩黨政府,只關心自己前途、利益,隨著企業起舞,並未考慮台灣未來。」

工總白皮書 缺乏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越大的企業要承擔越大的社會責任,非常遺憾在整個白皮書裡面沒有企業社會責任這六個字。台灣的排碳集中在台塑石化、中鋼、台化、中龍、台塑、中油、台積電、南亞塑膠、台泥、亞泥十大企業,一年排碳一億噸,占全國37%,很少看到這十大企業對排碳關心或有積極作為。白皮書談到減碳主題,內容亦僅是擺脫企業責任、減少經費付出。

台灣的工業電價世界第七便宜,電價若不能反映市場、外部成本、作為政策工具,便是變相補貼企業、扼殺綠電發展。此外,白皮書的五缺是假議題,實質上是企業缺乏效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批,工總白皮書對於產業、環境、能源的意見,每一個章節都說「我不願意改變,我想要固守我原本的利潤來源與結構」,如果都照工總說的意見做,台灣不就完了?還談什麼轉型、轉變?

洪申翰認為,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說,台灣太髒不適合觀光業,這裡邊潛藏著一個思維,他認為台灣產業或社會發展應該以工業、製造業為規劃中心與核心,照著他們過去的習慣、利益走就好。很多企業的思維比工總來的進步、靈活,他們表示根本不想被工總代表,希望這些進步靈活的企業公開發聲,並籲請政府勿將工總保守、不願改變的意見納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