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人民幣難國際化 美元穩坐全球霸主

美元在全球「霸主」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穩固。(大紀元資料庫)
美元在全球「霸主」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穩固。(大紀元資料庫)

【記者蘇靜好/綜合報導】北京一直希望人民幣能成為國際貨幣,挑戰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然而,在歐元區危機和中國經濟最近持續放緩後,美元在全球主導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穩固,令其他貨幣無法超越。

《華爾街日報》報導,因進入全球金融系統需要通過美國銀行體系,美元地位也令美國政府有能力將一些國家和組織屏蔽在世界金融體系之外。

伊朗、中共、俄羅斯等國對此感到不滿,一直想挑戰美元全球地位,歐盟也希望提升歐元地位。然而,在歐元區陷入危機,以及近期中國經濟放緩後,美元的國際優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安全。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非美國政府和公司發行的美元債券從2008年中期到2018年底翻了一倍多,從4.299兆美元增加到9.564兆美元,其他貨幣的國際債券從6.129兆美元萎縮至5.672兆美元。歐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也從2009年的28%下降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20.5%。

中共管制太多 限制人民幣流通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多年來一直試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包括鼓勵離岸人民幣交易,以及最近推出人民幣石油合約。但經濟學家和投資者一直堅持認為,要想讓人民幣真正國際化,北京必須允許資金更自由地在中國和國際上流通。

2015年,人民幣占全球交易量總額的2.8%,之後快速下降,到2018年10月,只剩下1.7%;且在中國國內,也只有13%的貿易是用人民幣進行,為2015年的一半。

此外,2015~2016年期間,因為大量資本外流,中共政府限制對外投資。而目前,由於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美國關稅壓頂,中共不會放鬆管制,資金進出中國更加不易。

千禧全球投資公司全球經濟與戰略負責人迪索(Claire Dissaux)表示:「中國(中共)仍存在資本管制問題,對(中國機構)的可信度也仍存疑慮,因此將其(人民幣)視為儲備貨幣是不切實際的。」

一帶一路合作國不想要人民幣

與此同時,北京也希望藉著「一帶一路」計畫讓人民幣國際化,也有人曾將其類比於美國馬歇爾計畫。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一帶一路仍受限於美元,大部分金錢交易都由美元進行,人民幣也沒有因一帶一路,獲得作為國際貨幣所需的三個功能:計價單位、交易媒介、價值儲存。

報導警告說,一帶一路合作廠商大多偏好收美元,這讓中共央行放出大量外匯存底中的美元。花旗銀行專家表示,中共達成一帶一路目標能力有限,中共無法擺脫受制於美元的局面。

《華日》也報導說,馬歇爾計畫在當時充分滿足了歐洲對美元的迫切需求,而「一帶一路」的借款人則不同,他們不需要、也不想要那麼多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