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細菌壽命有多長?科學家進行500年的實驗

科學家培養微生物。(ShutterStock)
科學家培養微生物。(ShutterStock)

編譯/張妮
這個世界50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微生物學家為了研究細菌的壽命,開始了一項為期500年的實驗。

希望在2514年,會有科學家來到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打開木盒子,取出密封玻璃瓶內的細菌進行培養,看它是否還活著。

如上的場景要能順利實現,這取決於很多條件:愛丁堡大學仍存在、木頭盒子沒有丟失、這個實驗沒有「失傳」、如何進行實驗的說明信息沒有丟失、那時人類的文明仍存在等等因素。

那時實驗發起人、英國愛丁堡大學的Charles Cockell和他的德國、美國的合作者們將早已不在人世,他們將無法知道這個實驗的最終結果——這些細菌的壽命。

一次Cockell把一種擬色球藻(Chroococcidiopsis)忘在培養皿內,10年之後發現裡面的細胞依然活著。其他科學家曾成功喚醒了118年前的罐頭肉裡面的細菌,還有的稱在數百萬年前的琥珀和鹽晶粒中發現了存活的細菌。

這項實驗的合作者之一德國的微生物學家Ralf Moller說:「我們地球上的生命不受限於人類的標準。」於是他們合作建立了這個實驗,希望能找到答案,但這樣的實驗意味著需要「代代相傳」地進行。

他們用火焰密封了800個玻璃瓶,裡面裝的是擬色球藻或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其中半數還加了鉛保護層,保護他們免受地面環境輻射或是宇宙射線的影響,因為輻射將對DNA造成損害。

按照研究者的設計,在最初24年裡的每2年,及後面475年裡每隔25年,將有實驗人員來打開瓶子檢測裡面的細菌活性和DNA的完好度。

第一批檢測結果近期已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

打開瓶子檢測細菌的活性並不難,研究者們表示這項實驗難點在於如何保證能有人堅持把它繼續下去。因為對於未來,未知的因素太多了。

他們也留存了紙質打印的文件,但是500年的時間,紙張早就變黃或風化了。「刻到石頭上去?或者鑄一塊金屬牌子?」Moller說,即便語言都不一定能保持500年時間不變,也許那時的人已經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了。

這個世界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500年後將會是什麼樣子。研究組希望研究人員每隔25年更新一下實驗說明文檔,讓它的文件形式和語言都能符合時代的標準。

此外,這500年間,英國、德國和美國友好關係的穩定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