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機器人幫助復健 花蓮慈醫找回病患新活力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團隊、晁禾醫療公司團隊與病友共同展示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設備。(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團隊、晁禾醫療公司團隊與病友共同展示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設備。(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詹亦菱/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引進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再度為中風、脊椎損傷與動作障礙者帶來希望,並提供遠端上肢關節復健手,及近端上肢關節進行復健的智慧板,藉由機械輔助及人工智能,讓病人恢復更好更快,27日上午花蓮慈院復健醫學部與晁禾醫療公司,舉辦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展示會,提升準確復健強度與成效,每週可服務50人次。

遠端上肢關節的手腕與手指訓練的「希望之手」。遠端上肢關節的手腕與手指訓練的「希望之手」。(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梁忠詔表示,引進的智能機器人暨擴增實境輔助系統,結合肌電圖,除了可以輔助病人完成復健外,還可以確認病人動作的正確性,得到加倍的成果,其高強度、高重覆性、任務導向、動作軌跡、數據回饋、互動式活動等介面訓練模式,增進病患復健效益。

本身是職能治療師的晁禾醫療執行長林昶霆表示,台灣引進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包含近端上肢關節的肩膀與手肘訓練,全台灣第一台的「智慧板」,及遠端上肢關節的手腕與手指訓練的手,人工智能系統會彙整病人復健的資訊,讓復健團隊精準調整復健計畫。

近端上肢關節的肩膀與手肘訓練的「智慧板」。近端上肢關節的肩膀與手肘訓練的「智慧板」。(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去年6月因中風導致左半側偏癱的陳金鷹表示,接觸智能復健機器人已有兩個月了,跟傳統復健比起來,復健機器人方式更有趣也更有效,尤其在螢幕上即時就能看到自己的施力狀況,及判斷哪條肌肉在運動,讓自己知道如何去加強,找回正確的方式,包括進度幅度都能一目了然、輕鬆掌握。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表示,花蓮慈院引進智能復健機器人,結合機器外骨骼系統與人工智能,幫助病人復健重新找回活動能力,也讓花東地區突破地理環境的限制,接受到國際級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