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外邦愛不釋手的藝術奇葩 永樂青花瓷(上)

這來自西亞的畫表現了永樂的青花瓷受到外族的喜愛。攝自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攝影/飛鴻踏雪)
這來自西亞的畫表現了永樂的青花瓷受到外族的喜愛。攝自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攝影/飛鴻踏雪)

文/飛鴻踏雪
明代永樂帝(明成祖)時期(西元1403年~1424年在位)有許多空前絕後的的建樹,比如故宮的建築、大銅鐘的鑄造、《永樂大典》的編輯、鄭和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等。就是小體積的工藝品,比如瓷器的設計與燒造,也燒創出朵朵藝術史上的奇葩,到現在這些古青花瓷仍然讓人心動。

永樂盛世時明成祖朱棣的一幅立軸絹本設色坐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永樂盛世時明成祖朱棣的一幅立軸絹本設色坐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永樂時期國力強盛,通過海陸兩路的溝通,接觸了許多異邦民族,通使、互動很頻繁。在永樂時期內府燒造的瓷器上,尤其青花瓷,不管是裝飾紋樣或是型式,表現力非常豐富,明顯融合異邦文化和漢文化,創出新色、新型。

尤其是採擷自西藏和西亞等地區的文化特色,妝點出永樂青花瓷奇葩,不僅是空前創舉,有的還是絕後的珍奇款。永樂和後續的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被認為是青花瓷燒製的黃金時期。我們透過一些圖片來欣賞這朵朵藝術奇葩。

多元文化生氣盎然

永樂時期的青花瓷,用的青色料是從西亞進口的蘇麻離青(也稱蘇勃泥青),髮色濃豔,親近西亞地區的品味,非常受到喜愛。從上面這幅西亞的畫中可以看到青花瓷受到異邦人士珍愛的情況。畫中跋涉沙漠來往的人們有不少手上拿著、捧著瓷器或青花瓷,那輛豪華的驢車上滿載著大型瓷器,其中有三隻是永樂青花瓷。

永樂時期青花瓷紋飾有許多是當時首創的特殊風格,有來自藏傳佛教色彩的梵文種子字紋飾,也有摹仿自西亞地區的紋飾,如文字、幾何紋錦紋、人物等。下面是幾個實物的例子。

青花朵蓮梵文杓

明皇室崇敬藏傳佛教,對高僧很禮遇。永樂帝賞賜西藏各教派高僧的物品中,包含了特燒的珍貴瓷器,以梵文作裝飾的瓷器就是其中一種。官窯燒瓷以梵文裝飾的樣式,一直傳到明末。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杓。(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杓。(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杓(外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杓(外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舉例來說,這一只質堅細緻的、超級大的「青花朵蓮梵文杓」,內面全以梵文作裝飾,外面裝飾朵蓮二十四朵,突出藏傳佛教的特色。杓子內面的梵文稱為「種子字」,每個字都是諸佛、菩薩的象徵,寄寓吉祥的護佑之意。杓外面的朵蓮和永樂時期佛經上的裝飾十分相似。襯托杓子的紫檀木鵝形托座,是清代乾隆皇帝時期特製,與杓器相互輝映。

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

明 永樂 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和青花高足碗,展現梵文裝飾的風格。(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明 永樂 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和青花高足碗,展現梵文裝飾的風格。(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圖中的青花纏枝梵文雙龍紋僧帽壺,以及前方的一只青花高足碗,都展現梵文裝飾的風格。

波斯文紋飾青花小洗

下圖是永樂時期的小筆洗,筆洗外壁碗口以波斯文作了一圈裝飾,筆洗的臥足造形與西亞金屬器相似,洋溢著異國文化色彩。

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小洗。此筆洗的外壁口沿以波斯文裝飾。(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明 永樂 青花波斯文小洗。此筆洗的外壁口沿以波斯文裝飾。(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永樂時代和西亞的突厥帖木兒帝國有外交往來。該國的領域包含古波斯帝國,即現在伊朗的一部分,當時已經是伊斯蘭文化涵蓋的領域。

抱月瓶上的外邦人物

外邦人物出現在永樂青花瓷「抱月瓶」的山水人物畫中,成了一件稀世珍品。請看下圖中的「抱月瓶」與畫。這幅畫是十四世紀西亞的畫《創造的奧妙》的複製品(原畫存大英圖書館),畫中人們以樂舞祈求乾涸的泉水再流動,是一種伊斯蘭文化的表現;對照抱月瓶上山水人物畫,人物肖似上畫中的外邦人物,山水則是中國畫的山水,這兩者融合在青花瓷上成了空前絕後的創舉,真是一朵奇葩。

 圖片上方是十四世紀的畫《創造的奧妙》(複製),人們以音樂和舞蹈祈求乾涸的泉水再流動,下為永樂時期的青花抱月瓶(又稱「青花人物扁壺」),以類似的樂舞人物作裝飾,肖似圖畫中的外邦人物。(攝影/飛鴻踏雪) 圖片上方是十四世紀的畫《創造的奧妙》(複製),人們以音樂和舞蹈祈求乾涸的泉水再流動,下為永樂時期的青花抱月瓶(又稱「青花人物扁壺」),以類似的樂舞人物作裝飾,肖似圖畫中的外邦人物。(攝影/飛鴻踏雪)

這個抱月瓶,又稱「青花人物扁壺」,型式來自西亞的陶器、玻璃器,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模仿了這種型式,到了清代還是很盛行的經典款。(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