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TITA論壇AI產業吸睛 智慧引領數位新時代

大會共同主席北美工程師協會總會長徐名璋(左五起)、台灣產業科技協會理事長林志隆、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等貴賓啟動論壇開幕儀式。(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
大會共同主席北美工程師協會總會長徐名璋(左五起)、台灣產業科技協會理事長林志隆、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等貴賓啟動論壇開幕儀式。(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

【大紀元訊】「全球產業科技高峰論壇 智慧台灣」於(109年)1月3日假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本次論壇由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TITA)主辦,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共同協辦,論壇主題以「智慧台灣」為主軸,邀請產官學研和國內外跨界各領域專家,一起來探討AI在醫療和智慧製造的應用,催動下一波智慧台灣產業升級。除此,亦探討國防工業商業化的可行方法,現場500多人共同參與此重要活動,會場討論熱烈!

數位轉型成績斐然 台灣AI實力展現

行政院吳政忠政委表示,為了因應未來包括人口結構問題、新科技高速滲透生活、跨界創新加速、極端氣候和國際局勢等趨勢,將推動台灣成為創新驅動的網路社會、多元包容的社會和循環永續的社會。台灣於2016年啟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及5+2產業創新,打造數位沃土,讓國內的產業創新蓬勃發展。在台灣AI行動計畫,每年培訓1萬名AI產業應用人才,也組成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匯聚台灣指標性半導體及ICT廠商,共同發展AI 晶片關鍵技術。台灣5G行動計畫,則將加速偏鄉5G服務與創新應用,也建立安全可信賴的5G供應鏈。另外資安產業行動方案,結合半導體、晶片、資通訊產業優勢,則聚焦5+2產業需求,強化資安自主產業發展。未來智慧台灣的前進目標,包括精準醫療、太空衛星通訊、下世代半導體、企業數位轉型、資安產業。

與會專家分享AI,智慧台灣、智慧醫療、智慧製造,國防產業等主題。(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與會專家分享AI,智慧台灣、智慧醫療、智慧製造,國防產業等主題。(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

衛福部何啟功次長指出,數位醫療是全球未來醫療發展的主流趨勢,台灣擁有優異的醫療體系,政府也將人工智慧與資通訊技術導入健保管理與醫療運用,提升民眾就醫便利性與醫療品質。另外,檢測費用、健保給付與藥廠基金,可以透過健保資料庫,共享分攤藥廠開發成本費用,藥廠不用再重覆檢測受試者。AI應用遠距醫療目前已經可以處理影像、聲音等的巨量資訊分析,如心雜音 可以提供遠端診斷,下一步在遠距診斷所需的嗅覺及觸覺等訊息,可望於6G時代可以實現,而這些都是為了未來健保節約成本的新趨勢,也可望能進一步提高民眾自我照護的意識。

經濟部林全能次長表示,智慧製造目前排在政府政策的首位,並得到經濟部的大力支持,未來也是促進台灣工業智慧化的重要基石。台灣IC基礎建設完善,IMD評比全球第一,資通訊硬體產品市占全球第一,科技產業價值鏈及群聚健全。因應台灣智慧科技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趨勢,推動「智慧城鄉」跨域合作場域試煉,鏈結在地施政,落實服務永續,目前已有22縣市、聚焦8大領域、241業者(55家新創)共同參與,試煉175項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帶動產業效益325億元。未來持續透過智慧城鄉的推動,引領台灣邁向尖端智慧國家之列,拓展至國際爭取商機。

經濟第一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科技部謝達斌次長表示,科技部在台灣創新環境的建置上,積極推動多元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促進研發成果加值擴散,連結國際產學研能量,及培育人才。例如建置國際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提供新創成長所需資源;建置國際加速器SmartLabs Global Launch,協助新創公司選題、專業導師輔導及公司擴展與幕資;也與國際知名大廠楊森藥廠成立Janssen-Taiwan合作計畫,針對國際關注醫療議題對外徵案。目前已累積培訓博士級人才152名,平均就業薪資提升29%。經由STB計畫衍生新創公司逾20家,資本額逾17億元,其中2家已登錄興櫃。經由SPARK TW促成新創公司36家,資本額逾6億元,45個團隊研究進入臨床實驗。

智慧醫療與會專家認為,台灣於2025年將面臨超高齡社會,未來有25% 65歲以上的老人面臨長照問題,醫療結合ICT與AI演算成為目前社會顯學。以往要用20分鐘判讀腦瘤,現在藉由AI人工智慧只要20秒。除此,健保資料庫為金礦而非金庫,須經由AI提煉,才能展現金庫的價值。未來AI醫療服務可結合保險公司形成金流的生態體系,以達到最佳化的應用。與會專家也認為,台灣醫療產業,若要投入AI轉型,應投入更多資源在AI跨領域人才的培養。

智慧製造與會專家表示,現階段真正打造出智慧工廠的企業為數不多,尤其對於台灣許多的中小企業而言,要將現有的廠房搖身變為想像中美好的智慧製造工廠,成本與相關人才首先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再者,如何將資訊科技(IT)技術融入現有的操作科技(OT),也是一門極大的工程。與會專家建議,台灣企業要重視軟體系統的發展與整合,為顧客創造附加價值。政府應協助整合產業技術,將技術提昇而不是降低成本。

國防自主 迎接挑戰

黃楓台博士在「國防工業商業化」場次,介紹我國目前太空政策三期計畫、自製衛星技術、衛星影像,他表示我國將基於福衛五號的自製衛星計畫,持續發展精進衛星製造技術,並期在十年內建立起本土太空產業。現場與會專家表示,國軍在「國防自主」多方面成果。從新式高教機出廠、海軍各型自製艦艇下水測試、各型飛彈系統試射,到新式裝步戰鬥車交裝,都呈現國防科技研發成果的具體進展。與會專家再次重申,要增長台灣的高科技國防產業,美台國防產業供應鏈的合作是可以合作的領域,「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成為美國及「北約加四」生產平台的重要零組件供應商」。

論壇計約500多人踴躍參與此重要活動,會場討論熱烈。(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論壇計約500多人踴躍參與此重要活動,會場討論熱烈。(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