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紀念世界巴金森氏症日 台醫療進入臨床實驗

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氏症盛行率逐年提高。(何應瑞教授提供)
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氏症盛行率逐年提高。(何應瑞教授提供)
【記者賴瑞 /台中報導】

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氏症日」,這天也是紀念英國巴金森醫師(Dr. James Parkinson)在1755年的生日,巴金森醫師在1817年出版其著作「震顫麻痺文稿」中,詳細描述了這個疾病的詳細觀察與紀錄,讓世人對此疾病有一了解。「巴金森氏症日」除了紀念巴金森醫師,也讓民眾更了解更關心此疾病及患者,進而支持研究以加速治療此疾病。

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70歲之後約有2至3%的人口罹患此病,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到2030年全世界估計有870萬名患者。由於人口結構老化之故,近幾年台灣巴金森氏症的盛行率逐年增高。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戴春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的成因是患者腦部黑質體內的多巴胺神經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不足,使得大腦控制運動的視丘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出現異常的叢集式放電(burst discharge),於是運動指令無法正常通過,導致患者運動困難。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運動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大約30- 50%的患者在患病3- 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10年內失去自主行動的能力。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的母親也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此他在十多年前就開始積極投入開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藥物-老藥「頭孢曲松」(ceftriaxone)新的用途,他的研究成果獲得多項醫藥專利。何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 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或減緩神經退化的速度)、抑制神經發炎、修復受損的腦組織(或使原本萎縮的體積逐漸回升)、恢復正常的神經電活性。

何教授的醫藥治療技術已經通過美國FDA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在台灣進行巴金森氏症臨床試驗,這項臨床試驗目前在台大醫院、台中榮總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開。近期也將在南部的醫學中心推動這項臨床試驗。何教授強調新的藥物療法,必須經過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才可以廣泛應用於治療病人,期待臨床試驗成功,以嘉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