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副刊文學

心寬路更寬

改變個想法,更換個姿勢,迎向陽光,散播微笑,站在高處看自己和世界,我們會發現:原來心寬路更寬。(123RF)
改變個想法,更換個姿勢,迎向陽光,散播微笑,站在高處看自己和世界,我們會發現:原來心寬路更寬。(123RF)

文/戴振浩
一個人生活久了之後,會慢慢發展出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認知模式。例如上班或回家的時候,都會循固定的路徑朝目標前進,除非碰到塞車或特別狀況,否則很少會繞路或找新的替代道路回家。

人際關係上,平日生活常常只會關心親人、鄰居或上班夥伴,其他人的出現,就像隱形人一般,很少去留意;甚至有人連和親人、鄰居或上班夥伴打交道,也是興趣缺缺,懶得聞問。

或許說將自己劃定在一定生活圈和模式的人,是安定而不想道人是非的人,其關照的對象是有焦點的,他關照的、行走的、交往的是有區域性的人、事、物,是富有安全感與不必費神的穩定性特質。所以只要好好經營,即使是「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可以無風無浪、平靜無波的平凡過一生。若果真社會的人都是如此,各管各的,倒也相安無事,一片祥和。

只是社會的結構並非如此,人際的互動也不會都是此種安穩的模式而已,事實上它是複雜而多元的,它是常態與非常態並存的,它是掠奪者與被侵犯者的不斷相互角力,它也是關照者與被關照者,相互取暖的溫馨結合。碰到挫折時,不必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我想自有人類組成社會以來,它就是已經客觀的存在至今,只是有些人體會深刻,有些人自怨自艾,有些人瀟灑的略過而已。

如果我們只和談話投機的人交往,那麼朋友便會只限定在一個固定的圈子裡了;如果我們只到吃過的餐廳用餐,則我們將會錯過許多美食,當然也沒機會嘗試不好吃的經驗,失去了我們選擇優秀的重要原動力。

如果我們只習慣於在住家附近的地方溜達,無法走出去其他鄉鎮、其他縣市、其他國家,那我們將會是另類的廣義「宅男」「宅女」,若果真如此,則我們的所見所聞,我們的心境,便會被一個無形的空間困住,我們的視野就不容易超越所處環境的藩籬了。

對四周的人友善,我們會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品嘗不同的食物,我們會豐富我們不同風情的味蕾;走過不同的道路,我們將會找到轉個彎的捷徑。改變個想法,更換個姿勢,迎向陽光,散播微笑,站在高處看自己和世界,我們會發現:原來心寬路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