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抗議行動運用數位技術 港抗爭者獲奧媒大獎

香港抗爭者利用不同的電子媒介,以及傳播廣泛的藝術形式、歌曲等進行抗爭。圖為2019年9月18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願榮光歸香港」快閃音樂會。(Getty Images)
香港抗爭者利用不同的電子媒介,以及傳播廣泛的藝術形式、歌曲等進行抗爭。圖為2019年9月18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願榮光歸香港」快閃音樂會。(Getty Images)

【記者張頓/綜合報導】6月15日,奧地利新媒體授予香港抗議者金尼卡獎,以表彰他們在反修例運動中的創意和藝術性。這是該獎歷史上首次授予不具名的團體。主辦方稱讚香港抗議者成為「電子社區」的典範,他們也表示政治與藝術是不可割裂的;而香港抗議者則感謝主辦方頂住中共壓力,與港人同在。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奧地利新媒體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 週一(15日)宣布:五位國際評審一致決定將「電子社區」(Digital Community)單元最高獎——金尼卡獎(Golden Nica Award)授予香港抗爭者,以表彰他們在整個「反送中運動」數位化抗爭的創意和藝術性。

電子藝術大獎的負責人小川繪美子(Emiko Ogawa)介紹了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背景,她表示此次該獎歷史上首個由不具名的公民團體獲得,她稱讚香港抗爭者在很多方面成為「電子社區」的典範,特別是在武漢(中共病毒)肺炎病毒蔓延世界的背景下。

今年早些時候,香港藝術家蕭子文(Eric Siu)和策展人鄺佳玲(Joel Kwong)以「Be Water by Hong Kongers」為主題,為所有的香港抗爭者申請該獎,展現香港人利用不同的電子媒體、通訊軟體,通過網路討論社區、網上連署、募資等多元的活動、並創意連儂牆、《願榮光歸香港》等傳播廣泛的藝術形式和歌曲等,進行了具有審美、創意和持續的抗爭。

蕭子文和鄺佳玲向主辦方闡釋「Be Water」主題時表示,該概念如同功夫巨星李小龍的「無形無狀,適應任何情況」,香港的抗議運動接受了這一理念,將數位技術貫穿整個運動,數位化抗議運動已成為維護民主自由的示範案例。

奧地利新媒體電子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斯托克(Gerfried Stocker )及小川繪美子也向傳媒表示,該獎不只是為表揚香港人的創意,也是表彰其勇氣。香港抗爭可以成為世界各國公民如何在數位時代、用藝術和創意推動社會變革的示範。

在香港的獨立導演黃文海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作為從中國到香港的導演,香港人的抗爭從審美、創意都帶給他極大的震撼,他從中讀懂「自由」的意義。

黃文海說:「這是香港自由的人對抗一個極權非常厲害的一點,所以他變化莫測,他充滿著想像力,從創意的角度講真的是非常厲害,我覺得他對很多人都有啟發,他給我們一種示範,展現一種自由的可能性。」

黃文海也讚賞主辦方作為藝術機構,對社會政治議題並未迴避:「奧地利給予這個獎,他是對藝術非常重要的標準的捍衛,藝術一定是政治的藝術,擺在香港這樣一個環境裡面,那就更加是政治的藝術。」

多次參與海外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德國藝術家丹暘表示,香港抗爭不是政治權力操縱下的集體意志,而是個體自由和一種與專制不同的審美,西方藝術機構從抗議中看到這其中的民主價值。

丹暘說:「香港抗爭者能獲得這個獎,是因為他們的抗爭運動在西方社會喚起了深刻的共鳴,不是國際政治利益角逐層面的,而是一種更本質的作為人追求自由和個體權利的共鳴。因為他們的抗爭本身就體現出勇氣,團結,創造力和行動力,這些人性中的美。 人類要創造和維護一個能保護這種人性之美的社會,正是民主的價值。」

香港抗爭者Afred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被推到退無可退境地的香港人為了捍守家園,被激發了所有創意和凝聚力,他們這些行動被世界看見,他們以文明、和平的方式對抗中共的野蠻。他感謝奧地利的藝術機構有勇氣與香港人站在一起。在對抗中共極權方面,歐洲藝術機構走在政治家前面。

Afred說:「我們願意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抗爭、覺醒、ideas(想法)比較容易讓別國接受,有這麼一個獎,藝術家用他們的話語權召喚大家去行動,對中共出聲。我肯定是感謝主辦單位的,他頂住中共的政治壓力。」

該獎被譽為藝術界的「奧斯卡」,主辦方表示政治與藝術不可割裂,讚賞香港年輕人在中國政府用高科技進行監控和審查時,用電子科技反抗的合法性。目前尚不知中國方面是否複製2010年挪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後的報復行動。另外,香港抗爭者此前還獲得美國議員和挪威議員提名競逐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