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中華文化300問】 中國古代 怎麼稱呼他人子女?

房玄齡是輔佐唐太宗成就貞觀之治的「國器」。(攝影/維基百科/大紀元合成)
房玄齡是輔佐唐太宗成就貞觀之治的「國器」。(攝影/維基百科/大紀元合成)

文/容乃加
在中國古代,稱呼別人家的子女,都是用什麼詞彙呢?他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一起看看以下文章,您可以發現,古人溫文儒雅的文化傳統,也表現在這些語詞上呢!

明代的啟蒙書《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國器、掌珠,悉是稱人之子。」傳遞了古人敬稱別人家的子輩為國器、掌珠的謙良傳統文化。

國器棟梁才

「國器」是國家重器,用來比喻可以擔當重任、有才幹,能為國效勞的人。《漢書》顏師古註:「國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於國政也。」《史記‧卷三九‧晉世家》記載:「晉公子賢而困於外久,從者皆國器。」記述春秋時代追隨晉公子重耳出奔的都是才能傑出、能為國效勞之士,像是為天命輔助賢君又不愛名利的介子推就在其中。

後來人們借用「國器」來敬稱他人出類拔萃的兒子。例如唐朝名相張九齡一門代代傑出,曾孫張仲方生的兒子歧秀也很優秀。有一日張仲方的朋友高郢見到他的兒子歧秀,讚歎道:「是兒必為國器。」歧秀在貞元中擢進士,後來拜御史大夫。(《新唐書‧張九齡傳》)

另外成語「房謀杜斷」也包含了兩個「國器」的光輝歷史。隋代的吏部侍郎高構(字孝基)以知人善鑒知名,房玄齡(房橋,諡文昭)和杜如晦(字克明 )兩人都是他舉薦的國器。房玄齡年十八舉進士,授羽騎尉,在祕書省校書。隋煬帝時,中原亂事剛起,他慨然有憂天下志。當時高構見到了房玄齡印象深刻,驚為異人,就告訴裴矩(字弘大 )說「我看過的人很多,從未有如房玄齡的,他當為國器」。

不論是國器或掌珠,神采奕奕,被用來做什麼敬稱呢?(Pixabay)不論是國器或掌珠,神采奕奕,被用來做什麼敬稱呢?(Pixabay)

高構舉薦的國器棟梁才還有杜如晦。到了唐代,房玄齡、杜如晦都成為秦王李世民府中的重要智囊。唐太宗貞觀三年二月,房玄齡拜為尚書左僕射,杜如晦拜為右僕射,成了唐太宗的左右手。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妙的是兩人對治國之策,常有不約而同的默會,同心輔政,傳為佳話。

世傳太宗曾經找房玄齡商量大事,而後房玄齡說「非如晦莫能籌之」。太宗就找來如晦商量,結果房、杜兩臣的計策竟然同出一策(《舊唐書‧卷六十六列傳》),「房謀杜斷」的成語典故就是這樣來的。房、杜二公皆是命世國器、將相之才。 杜如晦比較早逝,房玄齡則官至司徒,秉政三十餘年,輔佐李世民實現了貞觀之治。

《冬庭嬰戲圖》 宋 蘇漢臣 軸 絹本設色 198公分x107公分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維基百科)《冬庭嬰戲圖》 宋 蘇漢臣 軸 絹本設色 198公分x107公分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維基百科)

掌珠家中寶

「掌珠」也叫掌上珠、掌中珠、掌上明珠,用來比喻極受鍾愛、珍惜的人,無論男女。後人用「掌珠」敬稱他人的兒子、愛女,後來則多指稱他人的愛女。

晉代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作者在傷悲中以「掌中珠」自況,述說昔日受到君主的鍾愛,對比今朝受到冷落如棄置溝渠。

南朝梁江淹《傷愛子賦》,以掌珠比愛子,以「痛掌珠之愛子」述說痛失愛子的哀傷。唐代白居易《哭崔兒》詩:「掌珠一顆兒三歲,鬢髮千莖父六旬。」也是以掌珠比喻他人的愛子。

清代《紅樓夢》第二回以「掌上明珠」比喻林家之女林黛玉:「如海年已五十……雖有幾房姬妾,奈命中無子,亦無可奈何之事。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這種以「掌上明珠」比喻他人的愛女,就是現今最常見的用法了。

不論是國器或掌珠,神采奕奕,彰耀人間,或為棟梁才,或為家中寶,但都是敬稱他人或他人的子女。反之,如果是提到自家女兒,就稱「小女」,提到自家兒子,則多以小犬、豚兒謙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