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緬甸政變為中共助攻?分析:難度很大

圖為政變發生後,一輛緬甸軍方的裝甲車在街頭行駛。(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政變發生後,一輛緬甸軍方的裝甲車在街頭行駛。(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緬甸軍方近期對實質領袖翁山蘇姬政府發動政變,震驚國際社會。時勢評論員文昭表示,緬甸軍方開民主化倒車,可能會被中共視為助攻,幫忙分擔一部分國際壓力,但實際情況難度很大,不僅額外增加中共的經濟負擔,很可能讓中國搖搖欲墜的經濟面臨更大壓力。

1990年緬甸舉行議會選舉,翁山蘇姬帶領「全國民主聯盟」以83%的得票率贏得大選,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0年間陸續被軟禁於寓所。2012年4月,她成功當選緬甸國會人民院議員,並於2016年時成為實際上的領導人。

當前情況與30年前雷同,看似逆民主化浪潮再起,「但緬甸真能一步又退30年嗎,我覺得是個問題」。文昭認為,如果得到中共的強力支持,緬甸軍政府或許能維持,但實際情況可能會是個更加復雜的後果。

他表示,中共對香港與臺灣強硬,意圖把歐美力量逼退,此時緬甸軍方也趁勢開民主化倒車,可能會被中共視為助攻,幫忙分擔一部分國際壓力,但卻額外增加了中共的負擔,經濟將面臨更大壓力。

而在區域經濟層面上,也會面臨嚴重衝擊。文昭表示,過去1、20年,東南亞積極爭取成為中國之後的國際資本窪地,想要吸引中國低端製造業到東南亞。

他表示,東南亞十國彼此互相為競爭對手,為了吸引外國資金,制度環境不能和同一地區別的國家差得太遠,否則就會被其它國家比下去,因此緬甸軍方想一夜退回幾十年前,難度很大。

他說,當前情況複雜,翁山蘇姬執政5年期間,很多表現令人失望,她雖然自稱是「人權鬥士」,但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遭遇迫害時,卻無動於衷,對外關係上也緊靠中共的「一帶一路」,配合打造「中緬經濟走廊」。

文昭表示,此次翁山蘇姬被捕,確實不像當年那樣,得到強力的外部聲援,所以這次政變,某種程度更像兩個政客之間的角力,而不是專制和民主之間的鬥爭,因此未來雙方很可能會達成某種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