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文活動

台灣基進:強化本土語言 內建抗中DNA

台灣基進召開「2030語言政策 2+1,打造本土語言天然抵抗力」記者會。(台灣基進提供)
台灣基進召開「2030語言政策 2+1,打造本土語言天然抵抗力」記者會。(台灣基進提供)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針對「2030雙語國家」政策,台灣基進新聞部主任張博洋30日指出,強化臺灣本土語言能力就是臺灣人內建抗中DNA,不僅能劃清臺灣年輕人與中國下一代的統戰界線,也是保存臺灣文化非常好的利器。如果2030年雙語政策勢在必行,也應同步啟動本土語言政策,呼籲本土國際並重、盡速成立國家語言發展中心。

台灣基進30日召開「2030語言政策 2+1,打造本土語言天然抵抗力」記者會。張博洋說,「除了外語人才之外,本土語言人才的培訓也相當重要。」如果沒有原住民語人才,如何能拍出《賽德克巴萊》這樣一部賣到國際的大片;如果沒有臺語人才,如何能拍出《天橋上的魔術師》以及《國際橋牌社》呈現當時臺灣社會氛圍、賣座的電視劇。

張博洋提到,把語言政策想像成一部車,外語政策是右邊輪子,本土語言政策是左邊輪子,如果投注大量資源只幫右邊輪子保養、灌氣、維修,這部車開起來,左邊輪子似乎動不了,這臺車開向2030雙語國家,可能會甩尾、原地打轉,甚至造成本土語言相關資源的擠壓。

台灣基進臺南黨部新聞部主任劉恆溦表示,《國家語言發展法》細則其中一項目標是社福機關要建立2歲以前國家母語托育環境,參考紐西南、夏威夷母語振興計畫的成功案例,0~2歲是不足的,必須延長為0~12歲,像是夏威夷就設有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母語課程。

在語言傳承過程中,家庭是關鍵學習管道。劉恆溦指出,目前教育部只設親子共學英語補助原則,希望教育部也把補助原則放到本土語言。此外,集結有意願振興母語的家長,並以建立以母語社群為中心的學校,作為最關鍵第一步。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主委翁渙瑤提到,嘉義阮劇團在臺北表演時,用臺語創作配合臺語字幕,卻被劇場一些人批評,這樣的創作阻擋大家學臺語、接受臺語。有人說這是臺語霸權的表現,但學英語時用英語環境、英語課本,加速英語學習,這種情境換成臺語卻變成臺語是霸權,這是不對的。

《國家語言發展法》第6條規定,國家語言發展應有專責單位來推動相關工作。翁渙瑤指出,目前語言工作多以「任務」為主,遇到問題就無法針對問題來解決問題,造成權責混亂且效率不彰,希望行政單位早日完成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規劃,打造統籌語言發展的單位,提出具前瞻性、系統性的本土語言復振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