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中醫加入,減少COVID-19病毒侵害與打疫苗不適

期待中西醫聯手,海內外防疫,共創群體免疫,早日揮別疫情威脅。(123RF)
期待中西醫聯手,海內外防疫,共創群體免疫,早日揮別疫情威脅。(123RF)

文/施丞修(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
隨著疫苗接種人數攀升,伴隨而來副作用的報告也日益增加,反增加了民眾心中的疑慮與不安。就中醫角度而言,「上工治未病」防患於未然的預防觀念深耕千年,並以「扶正祛邪」提升自身抗病能力為首要,不但能預防、能抗病、還能減少副作用,更不因為了預防疾病反傷身或害命。

此次COVID-19是中醫所謂的「疫病」、「疫癘」、「瘟疫」範疇,須急者治其標,再來標本兼治,故打疫苗是抗疫的必要手段,但如何透過疫苗施打產生更有效的免疫提升、增加抗病能力,並同時減輕副作用甚至是死亡率,及哪些人須避開疫苗風險都是抗疫、防疫中重要的一環,絕不能一昧地以為打了疫苗就能萬無一失。

以下以中醫輔助角度,提供打疫苗後不適症之建議及處理方式,在疫苗全面施打前後,減少病毒的侵害與疫苗的不適。 

一、何人需要注意打疫苗的風險?

打疫苗同戰爭前的演習,雖然不是真正的劇烈對抗,不太會發生死傷慘重的情形,但要參與演習的人,還是要具備一定身體條件,才能得到如同戰爭的良好經驗與強健體魄。若身有微恙或是體弱多病的老弱殘兵,硬著頭皮上場預演,恐怕會雪上加霜甚至面臨生命的威脅。

故以下六種體質需考量

容易感冒者:多數的副作用都和流感很像,免疫較差者,對流感病毒承受力較差,疫苗亦同,且直接注射至皮下,作用速度快,更容易產生副作用,恢復時間也較長。

鮮少感冒,但一發生即相當嚴重者:少感冒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身強體壯,抗病能力強,能抵禦各類病毒細菌,不常感冒也不易發炎;另一種則是免疫系統不太反應,病毒細菌容易潛伏但也不會大發作,形成一種恐怖平衡,一但病原體迅速增加,病情就會大發作或急轉直下。

心腦血管循環不佳者:免疫功能要健全,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循環上,就如同打擊敵人的特種部隊再強,若交通受阻也無法立即到達或是增加後援。因此,若有實質的心肌梗塞、阻塞性腦中風病史的都要小心謹慎。另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代謝異常疾病,也容易發生心血管內斑塊形成及血管硬化,影響血液循環,就連身體靜脈曲張多者,也都要注意。

過敏體質:指的是免疫系統過度敏感體質,容易把無害當有害而過度超前部屬,也似同過度神經質的員警或是特種部隊。疫苗是假想敵,容易過度引發過敏體質的免疫反應。若正在急性過敏者需要極為小心。但對疫苗有過敏史及打第一劑新冠疫苗產生過敏者,不建議施打。 

(資料來源:指揮中心/大紀元製表)

急性發炎者:發炎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免疫進駐,尤其是急性發炎,是免疫系統對於病原入侵策動猛烈攻擊所引發的症狀,雖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但是對一般正常細胞的細胞膜、蛋白質、核酸等也都有破壞性,這時打疫苗,恐有火上加油之虞。

共病症者:年長者居多,生理品質差,形成惡性體質後病況多而難以痊癒,對外來的病原體承受力偏低,施打疫苗不但產生的抗體不多,一旦引發副作用,可能會相當急促。

二、注意施打疫苗後的身體反應: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對「疫苗在預期效益大於風險的前提下予以授權使用」之安全原則下,明顯指出,施打疫苗須負擔一定的風險,其相關症狀種類如下:

接種疫苗後出現與COVID-19感染無關之施打疫苗後症狀:如注射部位紅腫痛、立即性過敏反應等。

接種疫苗後出現與COVID-19感染有關但與疫苗注射無關之症狀:如咳嗽、呼吸困難、喉嚨痛、流鼻水、嗅味覺異常、腹瀉等。

接種疫苗後出現與COVID-19感染及疫苗注射有關之症狀:發燒、頭痛、疲倦、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但無發燒、呼吸道、 腹瀉、嗅味覺異常等其他 COVID-19相關症狀。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1~7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如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請立即就醫。

三、中醫藥防患於未然:

近日疫苗施打者增多,死亡率也增加,副作用更是幾乎成為討論焦點。其實副作用多或大者及那些所謂不明原因死亡者,或是疑似可能因注射疫苗導致死亡者,有一定比例在注射疫苗前,都有中醫所謂生理上的偏差,因尚未到達西醫所謂的病,或是只能用西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因此,暫時無法有更積極的方法來預防上述的副作用及突發的死亡。

中醫有「有是症,用是藥」與「見其症、用其藥」的觀念。不論有沒有病,有證型或症狀即代表身體發生異常提出警訊,不論是虛寒、燥熱、氣虛、血滯等,或是經常頭痛、胸悶刺痛、肌肉痠痛、疲勞倦怠等,即便在現代醫學不是病或是找不出病因,在中醫都是有證或症的人,皆可找出個別生理偏差原因防患於未然,來降低上述窘境。以下列出三種須注意的偏差性證或症。

疼痛:鈍痛多氣滯,刺痛多是血瘀,常態性的痛表示平常就處在氣滯血瘀的生理狀態上,容易在疫苗接種發生劇烈疼痛現象,平時若有血瘀表現的胸刺痛、呼吸困難現象,AZ疫苗可能較不合適。平時缺氧型氣滯兼氣虛性頭痛也須注意。

燥熱:體質燥熱會有發燒、身體發燙、煩躁、疼痛劇烈等幾個現象。熱痛約有兩種,一是熱脹痛,如頭痛、關節痛;二是發炎痛,如肌肉痠痛。疫苗接種後注射部位會紅腫熱痛,越燥熱或怕熱者,持續時間與程度皆會增加,另外發燒現象也可能更為劇烈,尤其是莫德納的第二劑。

虛弱:包含部分虛寒者,體質差,面對疫苗等假想敵,也可能成為真正的敵人,在免疫系統來不及反應,就被攻克。輕者發燒惡寒嚴重,重者死亡,多重慢性病控制不佳的年長者是風險較高的族群。 

四、中醫小幫手:

中醫是否大材小用不得而知,但成為COVID-19預防及治療的助手是絕對能勝任的,不論是事前預防的提升免疫力與事後接種的強化抵抗力,甚至減輕施打疫苗後的不適症狀,中醫藥皆能擔當此任,且在中醫師適當處方下無其他副作用。

接種前預防副作用:

經常疼痛者:田三七是一味不錯保養兼治療的中藥,平時磨粉,一次1~2克,一天2~3次即可。適合胸口脹悶或刺痛者,胸口曾撞擊傷者更適合。懷疑心臟心血瘀滯者可諮詢中醫師使用。

全身燥熱者:體熱會增加感染率,熱退反而能防疫,魚腥草可以減輕呼吸道發炎及減輕躁熱體質,1~3錢 泡茶喝即可,可適量加薄荷清肝火又增加香氣與口感。

常態怕冷者:北黃耆不溫不躁,適合虛弱怕冷、四肢不溫、無力懶言者,以2~3片泡茶喝,可再加粉光參或高麗參加強,但須注意火氣上炎勿過補,發炎者慎用。

接種後改善副作用:

此次疫苗副作用都類似流感症狀,病況輕的,多喝水及休息即可,嚴重些就要看醫生。根據病患病況回報,約有三大中醫師處方方向。

偏向流感初始症狀為主:發燒、頭痛、全身痠痛、惡寒怕風等症狀,偏中醫《傷寒論》陽明證:「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此以惡風寒與疼痛的麻黃湯、桂枝湯或荊防敗毒散等為主,若是惡熱則以銀翹散或清肺排毒湯為主,再隨證加減。

偏向腸胃型感冒為主:嘔吐、腹瀉等症狀,偏中醫《傷寒論陽明證》:「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而藿香正氣散對於同時吐瀉又惡寒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偏向心胸不適症感冒為主:眩暈、胸腔悶痛或一陣寒一陣熱,想吐,食慾差等症狀,偏中醫《傷寒論》少陽證:「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若有咽喉痛、全身痛明顯,柴葛解肌湯效果也很好。

中醫療效小貼示:

打疫苗前提升免疫力:減少發病率或重症率。

打疫苗後加強抵抗力:與疫苗攜手合作,將發病率或重症率減至最低。快速減輕打疫苗後的身體不適。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目的是療效明確且無副作用,故證多繁雜需中醫師處方才能真正效如桴鼓、藥到病除。

五、接種疫苗後個人經驗:

我個人偏晚睡,不喜熱,全身骨節痠痛加上頸部肌肉特別不舒適,又胸悶痛,在解肌處方葛根湯與柴葛解肌湯兩者間,我選擇後者,方內還有羌活入足,太陽而理遊風加瀉肝氣,且因能「散肌表八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故加重羌活劑量,對後頭痛也很有幫助。

因胸悶痛明顯,平時也容易有心臟不適兼舌下青筋,此次胸痛,雖基本觀念判斷上,悶痛多為氣滯痛,刺痛多為血瘀痛,而我有刺痛感,加上平時略有瘀象,懷疑是否有血栓增加現象,因此在主方中加了平時感冒不會用的「三七」(其他活血藥也可)。

而發燒不是重點,也不建議為了退燒而退燒。眠差及疲勞更是肢端末節的症狀,無需理會,病勢退了自然恢復常態。

六、打別的疫苗比較沒副作用嗎?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ntral Epidemic Command Center,縮寫CECC)所提供的圖表,明確指出,不管哪一類的疫苗,副作用都不相上下,相信在不同人種、體質差異,副作用影響比例都會有異動。重點是,國際疫苗都有一定的保護力,無需特別挑選,更別因副作用而挑三揀四或避之唯恐不及。 

期待中西醫聯手,海內外防疫,共創群體免疫,早日揮別疫情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