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大真博士話中藥】COVID-19肆虐 有哪些中藥可抗病毒?

檳榔原藥材:圓錐狀、黃棕色、底截平中凹、堅重不易碎。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檳榔原藥材:圓錐狀、黃棕色、底截平中凹、堅重不易碎。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文/陳大真博士
隨著疫情的起起伏伏,COVID-19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打擊,改變我們生活的習慣,身邊的親人或是朋友,多少都受到影響。然而,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瘟疫也多次出現,而人類醫學也得以有長足的進步!

東漢末年的瘟疫盛行,催生了醫聖張仲景,並留下《傷寒雜病論》此一經典著作,救人無數。而明代末年的瘟疫,催生了醫家吳又可,並留下《溫疫論》,第一次說明了生病的原因,是由「戾氣」所生,讓整個人類醫學向前邁進一大步。

中醫藥資料庫中的古人智慧

這些古代中醫的治療方式,也為我們後人留下許多的寶藏。因此,這次的病毒傳染,也可在龐大的中醫藥資料庫中,尋找古人的智慧。

檳榔飲片:棕白相間大理石花紋,稱為檳榔紋。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檳榔飲片:棕白相間大理石花紋,稱為檳榔紋。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在將近七十六萬字,近三千五百張的藥材圖片的《河洛藥典》(https://whatsintcm.com/)資料庫中,以「病毒」當作關鍵字詞下去搜尋,可以看到許多方劑跟病毒都有關係。其中,包含桂枝加厚朴杏子湯、防風通聖散、定喘湯、炙甘草湯、新加香薷飲、達原飲、桂枝湯、礞石滾痰丸、參蘇飲、麻杏薏甘湯、麻黃湯、普濟消毒飲、九味羌活湯、葛根黃芩黃連湯、銀翹散、千金內托散、五味消毒飲、三拗湯、升麻葛根湯、升陷湯、四逆散、白虎湯等二十二種方劑結果。

檳榔也可以入藥?

其中不乏一些常用的藥方,這次先介紹「達原飲」的特色藥材,此方由檳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藥、黃芩、甘草這七味藥所組成,為明朝大醫家吳又可所創,並記載在所著《溫疫論》之中。

檳榔:左邊含果皮,上面為整顆檳榔,下面為切飲片檳榔。 (陳大眞博士提供)檳榔:左邊含果皮,上面為整顆檳榔,下面為切飲片檳榔。 (陳大眞博士提供)

主要以檳榔除嶺南瘴氣,而厚朴可破戾氣,再加上草果仁用來除伏邪為主,此三味藥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因而稱為達原飲。而在臨床上用來治溼熱中阻,致寒熱起伏,連日不退,胸脘痞滿,嘔惡,又或是便溏之胃腸型感冒。

方中的檳榔,在臺灣的名氣頗大,但是大家對此或許有些不了解的地方,讓我們來看看,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檳榔(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6%aa%b3%e6%a6%94/)為棕櫚科植物檳榔之乾燥成熟種子。主要產於臺灣、海南、廣西等嶺南之地。

歷史上,在西漢時期司馬相如所寫的〈上林賦〉中有寫道「仁頻」這個植物,而根據唐人的注解,而「仁頻」就是現在所說的檳榔。

另一個臺灣比較常聽到的別名為「菁仔」,有時還會在路邊的招牌上看到,而其他還有賓門、白檳榔、仁榔等別稱。主要在春末或是秋初採收其成熟果實,原藥材以果實大而圓,質堅體重,不破裂,無蟲蛀為佳,另飲片要求片薄,可見大理石樣花紋,以色鮮明為佳,色暗者次之,依據臨床上使用的需要,有些檳榔會經過炒過而成微黃色,主要用於殺蟲消積,降氣,行氣,水腫腳氣。

大腹皮與大腹毛

另一個中藥大腹皮,依據《臺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大腹皮(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a4%a7%e8%85%b9%e7%9a%ae/)為棕櫚科植物檳榔之乾燥果皮。主要為檳榔果皮加工打鬆的乾燥品,為中果皮纖維,外層纖維鬆散,內層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有時可見附著於外果皮及內果皮碎片,通常以體鬆,質柔,無臭,無味,無雜質者為佳。

大腹皮:呈瓢狀黃灰色硬殼,有縱纖維,質輕。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大腹皮:呈瓢狀黃灰色硬殼,有縱纖維,質輕。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另,坊間也可能買到一種藥材稱為「大腹毛」,主要採收成熟果實乾燥之後,除去雜質而成,通常成橢圓形,外果皮多脫落。中果皮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疏鬆質柔,氣微,味淡為佳。

炮制的焦檳榔片。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炮制的焦檳榔片。 (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提供)

雖然臺灣社會普遍對檳榔有不良的觀感。市面販售的檳榔含有紅灰或是白灰,因而加速了致癌的機會。但是根據中央研究院林富士研究員考據,唐代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取經時,常常吃檳榔,而唐宋文豪韓愈、蘇東坡,還有明代理學大師朱熹也都是檳榔族。而在一些傳統慶典中也會送檳榔給賓客,以求得平安健康的含意。而檳榔作為一味使用千年的中藥材,其藥效有目共睹,然在使用上也應有所注意,不可過量而傷身。

 【作者簡介】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www.whatsinTCM.com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