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兒童染疫勿輕忽 感染風險與成人有差異

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COVID-19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Shutterstock)
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COVID-19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Shutterstock)

文/記者施芝吟
COVID-19(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

COVID-19傳染模式主要藉由患者的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傳播,但相較於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而且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是有系統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肥胖等族群,都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兒童與成人染疫的差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表示,在COVID-19的確診者中,兒童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率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為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有更多特異性症狀,例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

陳品君說,在臺灣與歐美確診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率較低,兒童確診者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率也較低,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肥胖等),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為0.1%,因此,家長要特別小心罹患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的兒童。

當時推測兒童與成人相異的可能原因與COVID-19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後來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與成人相比,兒童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是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後續也就比較不容易造成「細胞激素風暴」。

研究也指出,兒童的感染源通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70%被感染的兒童,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的數據顯示,高達91%被感染的兒童,因為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建議,對於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要積極採檢。

兒童染疫的罕見症狀

陳品君提出,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COVID-19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感染數週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黏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當進行血液檢查會顯示出MIS-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降率、前降鈣素原等指標升高的發炎症狀,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造成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

留意轉成重症的情況

如何觀察孩童是否有轉成重症的情況呢?陳品君說,如果感染的過程中,發現孩童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等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盡快就醫。

此外,還要留意MIS-C的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燒不退、身體皮疹、結膜炎、口部黏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對於罹患慢性疾的孩童要更小心。所以為了家人的健康,請記得勤洗手,盡量減少出門,多待在家中並保持社交距離,外出時務必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