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COVID-19疫苗 恐引發精神異常?

有兩份研究報告,探究了打新冠疫苗後出現新發精神疾病的案例。(Shutterstock)
有兩份研究報告,探究了打新冠疫苗後出現新發精神疾病的案例。(Shutterstock)

文/董宇紅(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整理/朱厚伊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疫苗也不例外。有兩份研究探討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的精神異常案例。

2021年10月,《精神病學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雜誌發表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是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精神病和行為健康系,以及紐約北港退伍軍人醫療中心(Northport VA Medical Center)的醫療專業人士共同撰寫的。

案例一
31歲的西班牙裔單身男性,他沒有任何精神病史。在接受第一劑mRNA疫苗後,他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行為,包括焦慮、警戒、浮誇、幻覺、幻聽等現象。像是他把同事誤認為情人,還在病房裡面自言自語,說醫療設備正在與他溝通。3週後,這名男子接受了第2劑疫苗,而後症狀出現明顯惡化。

這個病例顯示發病狀況與疫苗劑量、時間的關聯性。這兩點提醒人們,這名患者的精神症狀與疫苗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31歲打mRNA疫苗後出現精神疾病。(健康1+1/大紀元)31歲打mRNA疫苗後出現精神疾病。(健康1+1/大紀元)

案例二
一名51歲的男性白人,他沒有精神病史,也沒有神經發育遲緩、家族疾病史。他於2021年3月中旬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幾天後,他出現了類似流感的症狀,還有嚴重的「分裂性」頭痛——感覺自己被分成幾個人。

接種疫苗10天後,他出現認知障礙,在時間和地點上感到認知不清,也無法寫出有意義的東西,同時有幻聽。他行為怪異,甚至停止飲食和交談,於是被送往急診。醫師使用電腦斷層攝影(CT)掃描他的頭部和血液常規檢查,結果都未發現異常,隨後轉到精神科。

醫生沒有發現其他病因,而疫苗接種和精神病理學發作時間間隔短暫。不過,患者沒有服用精神藥物,症狀自行消退。因此初步判斷這名患者的精神疾病是由疫苗誘發的,也不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腦炎的可能性。

以上兩個病例都沒有精神病史,第一次出現精神問題,他們的發病時間都與接種疫苗的時間非常接近,發病跟疫苗有因果關係可能很大。

科學家發現精神疾病相關的基因。(健康1+1/大紀元)科學家發現精神疾病相關的基因。(健康1+1/大紀元)

為什麽會導致精神問題呢?

2021年《歐洲神經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上刊登了一份統計資料,在23項研究中,共有12萬9,008名COVID-19感染者,其中出現了138名腦炎患者。

這些患者從確診到發作腦炎的平均時間為14.5天,發病率為0.2%,平均死亡率為13%。腦炎常見症狀包括:意識喪失或降低、精神狀態改變,以及癲癇發作、頭痛等。COVID-19病毒會引起人體強烈的免疫反應,釋放大量發炎細胞因子,而這些發炎因子則可能損傷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增加精神病的風險。

精神疾病者促炎因子大增。(健康1+1/大紀元)精神疾病者促炎因子大增。(健康1+1/大紀元)

2016年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份薈萃分析指出,精神疾病患者的血液細胞因子具有共同特徵性改變——在急性發作期血液中發炎因子白血球介素-6(IL-6)含量特別高。

疫情流行初期的病毒致病性很高,目前所有的COVID-19疫苗,都是根據舊病毒設計的。另一方面,接種疫苗後也有可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紊亂,誘發自身免疫反應,直接或間接地損害精神功能。

精神為什麼會有「病變」?

精神看不見、摸不著,究竟為什麼會出現「病變」呢?其實人的精神是一種非常微細的物質,雖然無法被肉眼所見,卻有很多的研究證明,精神具有獨特的物質屬性。

精神病發作的2大原因。(健康1+1/大紀元)精神病發作的2大原因。(健康1+1/大紀元)

1.精神能被檢測
現代科學發現,腦波記錄儀能夠檢測到人的精神、意念。

2.精神能被感知
親朋好友之間會存在心靈感應;當人發出善意的念頭,能夠被其他人感知。

3.精神能被身體記憶、轉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指出,有很多精神疾病與童年的創傷性記憶有關,記憶會被儲存在身體細胞裡面,影響人成年之後的性格、情感。

如果精神不是一種物質,又怎麽能被身體的細胞所記住呢?

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心理學家加里·施瓦茲(Gary Schwartz)曾記錄過74名患者的病例,其中有23名心臟移植受贈者獲得捐贈者的一些特徵。比如,一名47歲的白人男性接受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的心臟後,對古典音樂產生了興趣;一位不會繪畫的經理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後,突然發展出了藝術天分,而捐贈者是一位藝術家。醫生們把這些現象描述為「細胞記憶」。

2020年發表於《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es)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討論了心臟移植對人格變化的影響,探討了接受者獲得捐贈者人格特徵的特點和原因。文中提到接受者可能產生四類人格變化為:喜好的變化、情緒和氣質的改變、身分的改變、捐贈者生活的記憶。

4.精神能被遺傳
精神病人通常有家族病史,有些特定的基因突變,還可以一代一代遺傳下去。2014年,《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精神疾病基因組學聯盟(PGC)完成了一項近4萬名曾被診斷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名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與11萬人進行對照,發現了108種與精神疾病顯著相關的基因。

發表於《歐洲精神病學和臨床神經科學檔案》雜誌(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一項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有非常顯著的遺傳特點,親屬關係越近,影響越大。比如,同卵雙胞胎中一人有精神疾病,另一人得病的概率是44.3%。

大衛霍金斯的能量層級。(健康1+1/大紀元)大衛霍金斯的能量層級。(健康1+1/大紀元)

從另一方面來看,同卵雙胞胎有相同基因組,但兩人都得病的概率小於50%,精神分裂症也不完全被基因所決定。除了基因之外,還與許多遺傳和環境等因素。

整體治療與三大天然方法

由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沒有身體上的病理變化,只有精神層面出現問題,因此,醫師能夠使用的藥物有限。這些患者還需要心理、社會和整體治療方案。

● 避免誘因
疾病都是由內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促發的結果。精神疾病也是一樣,本身有遺傳缺陷的人,受到外在的負面打擊就更容易會誘發精神疾病,因此需要避免誘因。

● 藥物治療
多巴胺是大腦興奮的神經遞質,透過藥物把多巴胺受體強制性阻斷,來抑制症狀。但藥物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抗藥性,最終使病情演化成難治性精神病。考慮到藥物的局限性,我們需要考慮其他療法。

● 心理治療
通過對話等方式改善患者看待事物的方式,學習處理情緒。

● 電療
給予大腦短暫的電刺激,誘導大腦皮層廣泛放電,使大腦功能恢復正常。這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確實有成功的案例。

此外,還有一些天然方法可以幫助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快恢復。比如從精神層面上進行改變,多接觸精神健康的人事物,包括書籍、文藝作品、音樂,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建立自信。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方法:

1.無私之愛
美國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David R. Hawkins)曾經描述過人體精神能量的層級,其中不求回報的無私的愛、恩義之愛帶有非常強大的正能量,這是一種能夠帶來療癒的力量。另外,經常與善良,思維理智、強大的人溝通對精神比較弱的人也有益處。

2.園藝療法
發表於《醫學中的另類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期刊的研究,讓20名小學生從事3種園藝活動,包括插花、種植和壓花,發現他們唾液中皮質醇(又稱為壓力荷爾蒙)的含量比起參加活動前至少減少了37%。

研究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皮質醇數值明顯升高,接受治療後會逐漸下降,說明皮質醇數值與精神病的病情呈現負相關。而園藝活動能夠降低皮質醇數值,也就是說園藝對精神疾病有幫助改善的作用。

3.營養療法
世界生物精神病學學會聯合會(WFSBP) 和加拿大情緒和焦慮治療協會(CANMAT) ,他們大量分析了營養保健品對人的精神層面的治療,結果發現一些營養品可以輔助治療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來說,效果從高往下排,包括:甲基葉酸、N-乙醯半胱氨酸、維生素D,以及ω-3脂肪酸(並非起治療作用,而是預防高危因素轉化為精神病)。

未來隨著人們對精神和未知領域認識的不斷更新,人們可能會對人體、生命、物質產生更深刻的認識,也會有更多治療和控制精神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