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王健專覽】禮儀之邦(下)

文/王健(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室內設計組副教授) 
我10歲時,就讀鳳山郊外中莊小學,母親帶著4個小孩,為了「避難」,住進中莊附近叫春木伯的三合院農舍。有一天,春木伯送來一個麻布袋,袋中有6顆粽子,說母親是日本人,要她嘗嘗台灣人做的粽子。全家看到有粽子都好高興,享受著台灣粽子的美味之餘,母親忽然間皺起眉頭,不知如何答謝人家的好意。

吃完了粽子,母親吩咐我去買了6顆時下盛產的芒果,放進麻布袋裡,要我回送給春木伯。這種習慣,日人稱為「御回」,意即台灣人經常說的「吃人一升要還人一斗」的意思。當然芒果和粽子性質不同,然而在日本人眼裡,這種回禮的動作並非要求「對等」,其用意只在表達感恩之意。

日本從幕府乃至江戶時代,商場的禮數,把客人視為至尊,稱客人為「御客樣」,皆以高度的敬語來稱呼。如一般的民宿或溫泉飯店,客人踏進門的一刻,即時會看到一排服侍人員在玄關處,以跪拜之姿來迎接客人。這種現象早自江戶時期就流傳下來,他們認為迎客之道是屬於必然如此,在台灣尚不多見。當客人的遊覽巴士離去之時,凡有遊日經驗的人都會看到,飯店、民宿的接待人員會全員出動,排成長排向車上的「客樣」揮手致意,這種情景在台亦不多見。

日本的小學課程有一堂課稱「教養」,大人們叫小孩除尊師重道、人倫禮節外,尤其注重個人的修養,譬如學生不隨便吐痰、上洗手間必定洗手、不可用手擤鼻涕等,要求頗為嚴格。他們每人右邊口袋必定會帶手帕,這在天母日僑學校就可以得到應證,在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務員或遊覽車小姐,也會在脖子上綁一條絲巾,其用意相同。還有小學生過馬路時,會舉右手快速走過,並回頭向停在斑馬線外的車子敬禮,這些在日本司空見慣。

日本的風格受到傳統禮儀薰陶,人與人之間的應對有一定的倫理可循,對上位者,其稱呼一律要加上敬語;他們稱「先生」者,不一定是老師,醫生也叫先生,講話中不帶敬語的人會被視為沒有教養。

講求禮儀是一個社會非常重要的倫理觀念,因為它的存在,會顯示社會文明的高度。日本311地震發生在天寒地凍的東北,災民們天天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吃著冷麵包、喝著冰冷的水。3天後,台灣救災團體趕到東北地區,帶著台灣帶來的泡麵、瓦斯器具(當地無電、無瓦斯),給災民們熱食跟熱湯,剎那之間,在東北地區成了大新聞,轟動了全日本。同時從台灣紛紛寄去的捐款及救難物資,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成為世界上幫助東北災區最有貢獻的國家。雖然台、日並無邦交,但日本人民的眼睛雪亮。由各類電視節目裡可以見識到「感謝台灣」的字眼至今未衰,有人從石垣島游116公里到達基隆,只為帶一面寫滿感謝之詞的日本國旗,從各類現象證明了日本的確是個禮儀之邦。今年3月,安倍首相不顧中國的抗議在國會上大聲感謝台灣的舉動即可應證。◇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