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國民年金保險是守護大家的一道重要防線

(Fotolia)
(Fotolia)

文/彭金隆
如果有一個保險可以涵蓋各種面向的基礎風險保障,讓風險保障不漏接,應該對大家都是很有幫助的,國民年金保險具有的多樣性給付,其中涵蓋人生前期的身故、生育與後期年金等各項基礎額度的保障,剛好可以填補人生各階段的基本保障需求。

在大學教書多年,從事的教學與研究都是跟保險有關,因此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就是,面對人生各種風險,該如何規劃一個正確又完整的保險計畫?有幾個基本的原則可以參考,第一是先保障後投資原則,其次是先基礎再進階原則,最後則是考量財務與經濟性原則。國民年金保險(國保)在應用到這些原則時,幾乎都可以扮演一定重要的角色。 

保險原則建議一:先保障後投資

規避非預期的財務損失,是購買保險的第一要務,而追求投資獲利,則是次要的思考,只有在風險保障已經規劃妥當後,才應把報酬率高低納入保險計畫中。

但很少有人能夠很精準的轉換,如果有一個保險可以涵蓋各種面向的基礎風險保障,讓風險保障不漏接,應該對大家都是很有幫助的,國保具有的多樣性給付,其中涵蓋人生前期的身故、生育或殘疾與後期年金等各項基礎額度的保障,剛好可以填補人生各階段的基本保障需求。 

保險原則建議二:先基礎再進階

在風險管理規劃選項上,有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甚至一些政策保險。一般來說,商業保險的功能在於補足社會保險或政策保險不足部分。基本上,一定是先有社會保險或政策保險後,如果還有保障需求,才會選擇商業保險。我國大部分社會保險與政策保險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因此大家比較不會忽略,國保雖亦屬強制投保,但是相對規範較為柔性,因此常常容易被人所忽略,許多投保國保的國民,如果捨國保而優先考慮商業保險,就有點捨本逐末了。 

保險原則建議三:財務與經濟性

能運用最低的投入或成本,做出最大的風險防護效果,才算是最佳的保險規劃策略。在這點運用上,社會保險通常都會是較佳的選項,因為在相同的保障額度下,社會保險機制下幾乎都會有政府或其他資源的補助,以國保為例,保費政府至少補助40%,一般身分被保險人只需自付60%,而且身心障礙、低收入戶或是申請所得未達一定標準者,政府補助比率更高,這是商業保險所望塵莫及的。 

此外,國民年金也考慮到被保險人經濟狀況較差時,提供彈性補繳期間,最長可達10年且保險年資都算保障都在,這也是商業保險所不可能提供的優勢。因此就大家常說的CP值來說,像國保這類的社會保險,確實是非常高的。 

整體社會安全網的建制,有賴多方制度間的完美搭配,包括社會保險、職業團體保險與商業保險等。基礎的社會保險保障,永遠是最起始的考量,凡事先求有再求好,有了基礎以後再量力而為,逐步根據個人的經濟狀況以及當時的風險需要,像堆積木般堆疊出自己完整的風險保障。 

對許多人而言,正式投入職場後,立刻會參加勞工保險或是公保等職業型的社會保險,但是對於許多暫時或長期無法投入職場的人來說,即使時間不長,依然會面臨到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因此國民年金就變成為基礎保險中的基礎,但他是這麼的重要,卻經常被忽略。因此建議大家除了應注意自身的風險管理外,更應該提醒周邊加入國保的親友,應善用政府的美意,讓國保成為國人防範人生風險強而有力的防線。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提供)(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提供)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