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年輕人好騙?18至23歲最容易上當

有研究顯示,高達74%的16~24歲的年輕人,整天捧著智慧手機,沉溺於手機和社交網站中。(記者林伯東/攝影)
有研究顯示,高達74%的16~24歲的年輕人,整天捧著智慧手機,沉溺於手機和社交網站中。(記者林伯東/攝影)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LINE等社交帳號遭盜用後,假冒名義詐騙案層出不窮,18-23歲年輕族群居受騙之冠。立委陳曼麗24日指出,101-104年詐欺案有逐年增加趨勢,105年1-11月詐欺案共2萬1,003件,較上年同期增加9.9%(1,899件),其中以假冒名義占最多。被害人方面若依年齡分,105年1-8月,最多為18-23歲占23.34%、其次為30-39歲占20.33%。

刑事警察局副局長黃嘉祿指出,一般電話要付費,網路不用付費,年輕人省錢都用網路通訊軟體,比較容易受騙。年紀大對這些通訊軟體使用比較不熟,手機也比較不會買智慧型手機。所謂犯罪學日常生活活動理論,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犯罪,希望年輕人特別注意。

陳曼麗以本身受騙為例,上個月搭捷運時接到家人在臉書發訊息,要求她手機接到一組碼驗證碼後回傳,沒想到就是歹徒利用臉書釣魚,趁機盜用她的LINE帳號,結果就發生朋友接到她要借3萬元的簡訊。她聽從165防詐騙專線建議到警局報案,以防歹徒利用她的名義借錢,可以降低刑事責任。

黃嘉祿指出,LINE冒用帳號,主要是駭入被害人通訊錄,用被害人電話號碼向LINE申請帳號,再跟被害人要簡訊碼,然後取代被害人帳號,再用被害人名義借錢。刑事警察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研究員詹志文說,LINE詐騙103年打擊後消聲匿跡,但去年底變種方式出現,除騙取驗證碼還冒用帳號,去年案件是700多件,移送447件,破案近六成。

關於盜用LINE帳號部分,偵查第九大隊長陳詰昌說,民眾謹記LINE4位數驗證碼代表身分,千萬不要給其他人, 一旦給了人形同帳號被盜。現在也發生一些冒用案件,當事人帳號沒有被盜,但冒用當事人名義、圖像詐騙。一般是因為LINE設定「允許被加入好友」,歹徒知道民眾電話後,就可以把民眾加入好友,跟民眾通訊。建議民眾把「允許被加入好友」關掉、勾選「阻擋訊息」選項,就能避免絕大多數詐騙案件。

陳詰昌說,目前針對LINE詐騙進行偵查,資訊流部分是匯整盜用LINE帳號IP來源,很多是透過國內跳板,也就是人在國外,透過國內民眾電腦被駭、家裡網路被盜用等,用這些跳板進行詐騙,追查很多詐騙在境外形成斷點。目前也針對國內銀行人頭帳戶向上溯源,希望減少人頭帳戶數目,避免民眾匯錢到這些人頭帳戶。此外,也針對車手加強查緝,把詐騙成本提高,詐騙集團就比較不會從事這類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