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離島

國寶「魯王壙誌」歸鄉 金門史博館展出

皇明監國魯王壙誌被中央公告指定為國寶,是國立歷史博物館6萬多件文物獲評定的僅有5件國寶之一。(記者簡源良/攝影)
皇明監國魯王壙誌被中央公告指定為國寶,是國立歷史博物館6萬多件文物獲評定的僅有5件國寶之一。(記者簡源良/攝影)

【記者簡源良/金門報導】國寶「皇明監國魯王壙誌」(以下簡稱魯王壙誌)回家了!即日起至8月30日,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B1藝文特區舉辦為期3個月的「魯王冥誕400年:國寶壙誌金門特展」,將成吸引兩岸史界重新正視南明史的金門盛事,並帶動金門歷史文化觀光潮。

金門縣縣長陳福海等人6月9日上午9時赴小徑魯王墓公祭魯王後,金門史博館9時30分正式舉行魯王壙誌揭幕暨讚詩禮儀式。這次魯王壙誌回到金門特別具有意義,因為這是它首度離開國立歷史博物館、出海回到自己出土的故鄉展出。

魯王葬在何處眾說紛紜,包括魯王墓、魯王疑墓及魯王新墓,圖為位於小徑的魯王新墓。魯王葬在何處眾說紛紜,包括魯王墓、魯王疑墓及魯王新墓,圖為位於小徑的魯王新墓。(記者簡源良/攝影)
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前排左)和金門縣議會議長洪麗萍(前排中)等人至小徑魯王墓公祭魯王。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前排左)和金門縣議會議長洪麗萍(前排中)等人至小徑魯王墓公祭魯王。(記者簡源良/攝影)

然而,在3個月的展期過後,魯王壙誌仍將回到國立史博館,因此,國立史博館特地以3D列印1:1大小比例複製壙誌,並將成品後製舊化且上色,讓外觀線條與原作盡量擬真,將之在金門永久展示,好同時兼顧文物遺產保存和教育推廣意義。

文化部文資司司長暨國立史博館代理館長陳登欽表示,魯王壙誌終要回到台北接受保存,但對金門來講,它需要一個能跟歷史連結的文物,所以該館才會透過先進技術來複製魯王壙誌,複製過程均在文化資產審查程序底下嚴謹進行,國寶複製後回到金門,希望讓來金門史博館看魯王壙誌的人能夠更直接地了解文物的歷史脈絡。

【小檔案】認識魯王壙誌

魯王壙誌為民國48年8月22日在金門舊金城城東出土,半世紀以來,珍藏於國立史博館,因其「對於台灣南明史的研究有高度重要性」,且「它釐清了一段鄭成功退至東南小島,打算以台灣為據點,在南明時期的歷史」等因素,被中央公告指定為國寶,是國立史博館6萬多件文物獲評定的僅有5件國寶之一。◇

主辦方邀請鄭愁予、管管、古月、落蒂、黃克全、張國治、許水富、哈雷、林焱等詩人頌詩及藝術家李錫奇等兩岸三地十多位藝文人士赴會。主辦方邀請鄭愁予、管管、古月、落蒂、黃克全、張國治、許水富、哈雷、林焱等詩人頌詩及藝術家李錫奇等兩岸三地十多位藝文人士赴會。(記者簡源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