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解決美中貿易失衡 楊金龍提4藥方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出席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的「貿易戰之國際經濟新局與台灣因應策略」研討會。(記者郭曜榮/攝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出席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的「貿易戰之國際經濟新局與台灣因應策略」研討會。(記者郭曜榮/攝影)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經濟甚鉅,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4日在台北表示,「關稅及匯率並非解決貿易失衡的萬靈丹」,美國經常帳逆差主要反映國內儲蓄不足的結構性因素。

楊金龍出席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的「貿易戰之國際經濟新局與台灣因應策略」研討會,他在致詞時表示,美國面臨貿易鉅額入超與美元作為核心國際準備貨幣、供應鏈全球分工及全球金融整合等結構性因素;藉由單邊的關稅制裁或匯率施壓,並無法根本解決美國經常帳逆差的問題。

他提出四帖藥方,首先是透過建立多元國際貨幣體系,來改善全球經貿失衡,並穩定國際金融體系運作,由於美元為核心國際準備貨幣,加以全球對準備資產需求增加,使得美國須扮演全球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並維持鉅額經常帳逆差;因此,許多知名的國際金融經濟學者均曾建議,以多元國際貨幣體系來分散美元作為國際準備貨幣的重擔。

然而,由於歐元目前仍受歐債危機的後續效應所影響,而人民幣則在資本管制措施下,尚未完全自由化;因此,預期短期間內前述的多元國際貨幣體系尚難以運作。

楊金龍提出的第二帖藥方,則是短、中期有賴具有廣大內需市場及貿易順差的大型經濟體分擔美國重擔,透過擴大內需以降低超額儲蓄,共同吸收全球貿易失衡。目前日本、德國、中國大陸等具有廣大內需市場的大型經濟體,不論是對美國或對全球卻仍存在龐大的貿易順差,並不符其在全球經濟金融體系應承擔之責,使得美國成為唯一吸收全球失衡的大型經濟體。

以全球經濟持續穩健且均衡發展的觀點而言,這些大型經濟體應提振內需,減緩超額儲蓄累積,尤其首先應設法降低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在未來甚至能與美國共同負擔吸收其餘國家貿易順差的責任,進而改善全球貿易失衡與穩定國際金融體系。

楊金龍的第三帖藥方則引用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Joseph E. Stiglitz及哈佛大學教授Martin Feldstein等人的主張,指降低美國龐大經常帳逆差的根本之道,在於美國民眾應該減少消費及投資,並增加儲蓄;否則,美國對某一國採行貿易制裁手段,只是將美國的貿易入超移轉到其他的貿易對手國。

另外,為降低全球化造成對國內所得的不良影響,楊金龍的最後一帖藥方提到,各國應透過國內重分配政策來照顧就業受衝擊者,同時強化教育政策,改善勞動市場供需雙方的技能配適(skill matching),以提供受全球化衝擊者更直接的幫助,且有利長期的技術提升。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Oliver Hart即認為,解決美國所得分配不均問題的較佳方案,應是透過教育訓練及所得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