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報導

人物特寫 日本純天然栽培蘋果第一人──木村秋則

木村秋則種出來的蘋果。(大紀元資料室)

1987年,1棵富士蘋果樹開了7朵花,

其中5個蘋果被害蟲吃了,


不過終於收穫了2個蘋果。

推翻蘋果栽培常識的無農藥、純天然栽培的蘋果終於結果了。

文/王清和

據日本的《產經新聞》報導,日本的富士蘋果世界聞名,不過蘋果因蟲害多而被稱作「用農藥做的」,不施用農藥和肥料的蘋果栽培被稱為「奇蹟」。而在日本國內就有完全依靠自然栽培而成功的第一人,那就是「蘋果王國」青森縣弘前市的果農木村秋則。

  日本蘋果栽培的「奇蹟」

創造奇蹟的木村先生回憶他的心路歷程說,那心情就像是登上天一樣,所有的苦與累都像在一瞬間被吹跑了。
蘋果栽培使用農藥和肥料是常識,對於這種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栽培方法,弘前大學農學生命科學部的杉山修一教授難以掩飾他的驚奇:「在全世界恐怕不是第一次,但我認為太了不起了」。

杉山教授還認為,「因為不是按照常識做到的,在學術上也意義深遠。」迄今為止無農藥、無肥料栽培的科學理論還不明瞭,日本農業水產省和弘前大學等現在也在進行研究。

和青森同樣盛產蘋果的長野縣,雖然也設置了根據農藥使用量的削減率評定優良農民的制度,但長野縣園藝畜產課的負責人也表示,「說完全不使用農藥非常難」,但是「有值得參考的地方,不過話說回來,也有難以大量生產使其商品化的一面。」

杉山教授也說這是「非常高風險的農耕方法,如果不是對蘋果有相當理解的人是做不到的。」
確實是這樣的,由於是純天然栽培,產量無法和施肥料的蘋果樹相比。木村先生的蘋果還沒有上市,只是提供給一些有名的餐館和希望訂購的人。

據說木村先生的蘋果切開的口不氧化,糖度也比較普通的蘋果高。杉山教授認為,「氧化和糖度是不是也與無農藥、無肥料有關係呢?」。圍繞木村先生的蘋果也有許多急需解釋的謎。

純天然栽培的靈感

木村先生在當地的高中畢業後,到川崎市內的某公司工作了1年半後就離職了,返回家鄉繼承了父母的蘋果種植家業。開始時,他無法適應的生活一天一天地重複著。

在沒有農活的一天,他偶爾光顧書店,發現了一本叫做「自然農耕方法論」的書,書中以無肥料、無農藥種米的實際例子給了他很強的衝擊。那個時候,他最愛的妻子正因農藥過敏症而苦惱。

他心裡想:「難道就不能生產出對身體和環境都好的無肥料、無農藥的蘋果嗎?」這一刻為生產他自己的純天然蘋果注入了希望。

1978年4月,他開始了無農藥、無肥料栽培蘋果的試驗,可是蘋果樹完全不開花,而且跟病害蟲的沒完沒了的戰鬥一直持續著。

沒有收入還被看做怪人的日子一天一天持續著。在一個夜清月明的晚上,他登上巖木山,在樹上繫上了繩索打算自殺。不過,繩子太短用不了,他突然想到剛才踩在腳下的橡樹看上去像蘋果樹。

關鍵是在土裡!

他蹲下聞了聞土的氣味兒,飄過來的是與自己的蘋果田地完全不同的土的氣味兒。仰視一看樹長得枝繁葉茂,根也沒脫落,他忽然意識到這兒的土不一樣。

他把目標放在加強樹根的伸張力。他在田地裡撒了大豆,然後看樹根的變化情況。蘋果樹長得越來越好了。1987年,一顆富士果樹開了7朵花。5個蘋果被害蟲吃了,不過終於收穫了2個蘋果。推翻蘋果栽培常識的無農藥、純天然栽培的蘋果終於結果了。

木村先生說「農藥的過度使用說不定就會招來病蟲害」。

他現在每天不只是在國內,更忙著在海外指導蔬菜、米等的自然耕作栽培法。「也許把有利於環境的農業傳給下一代是我的任務吧。」他那滿是笑容的臉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