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把異鄉當故鄉 呂若瑟神父與靈醫會的故事

呂若瑟神父(中)與長者。(靈醫會提供)
呂若瑟神父(中)與長者。(靈醫會提供)

【記者謝月琴/宜蘭報導】台灣天主教靈醫會會長呂若瑟神父,自從1965年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後,就與台灣的弱勢子民牽繫上一輩子的情緣。對他來說,台灣就像是他的家鄉,哪裡需要幫助,他就會到哪裡。來台至今已有50個年頭的他,分別於1981年創立了「惠民啟智中心」、1987年創立「聖嘉民啟智中心」及2009年創立「聖嘉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呂若瑟神父1940年生於義大利天主教家庭,家裡很窮,兄弟姊妹9人,他排行老五。家中男生有3人選擇當神父,把生命奉獻給天主。10歲時,他便進入靈醫會學習,並於1964年晉升為神父。隔年,他跟著兄長呂道南神父的腳步來到台灣。

民國98年5月26日,羅馬教廷駐華大使來訪靈醫會。(靈醫會提供)民國98年5月26日,羅馬教廷駐華大使來訪靈醫會。(靈醫會提供)
呂若瑟神父主持彌撒。(靈醫會提供)呂若瑟神父主持彌撒。(靈醫會提供)

為照顧「天父的孩子」
呂若瑟神父設啟智中心

初來台灣,呂神父先在新竹學了2年中文,再到靠近羅東的丸山服務。那時丸山除了修道院外,還有肺結核病院、麻瘋病院等,許多人都很怕被傳染,避之唯恐不及,但靈醫會會士不能拒絕病人,他們承接了人家不願照顧的病患。

當他看到智能不足的孩子被家庭社會遺棄時,便下決心成立一所專業的智障兒收容機構,好好照顧這些「天父的孩子」。1987年,呂神父在丸山利用已廢棄的修道院創辦了「聖嘉民啟智中心」。

呂若瑟神父(中)與聖嘉民啟智中心院童。(靈醫會提供)呂若瑟神父(中)與聖嘉民啟智中心院童。(靈醫會提供)

剛開始招生十分困難,由於家長怕被騙或愛面子,總說他們不需要。第一年他們拜訪了500個名單,卻只招收到16名學生。

在老師悉心指導下,這些本來不會刷牙的孩子學會了刷牙,不會洗澡的學會了洗澡,他們學會了生活自理。家長偷偷上山看孩子,看過後放心多了,回去還幫他們宣傳:「這間學校不錯,會幫助孩子,真的是為孩子好。」之後學生人數慢慢增加,直到現在聖嘉民啟智中心約有150名學生。

呂若瑟神父(左二)和表演舞獅的聖嘉民啟智中心成員。(靈醫會提供)呂若瑟神父(左二)和表演舞獅的聖嘉民啟智中心成員。(靈醫會提供)

呂神父常常早上6點就來啟智中心探望學生的狀況,晚餐時間也會來和學生互動。學生每次看到神父總是特別高興,圍在神父身邊,彷彿有好多話想對神父說,有好多事情要跟神父分享。

這些身心障礙者不僅獲得適當的生活照顧與教育,呂神父還會帶小兒麻痺的孩子到天母復健中心開刀,老師還會教學生織毛線衣,以自力更生。

另外,呂神父有感於台灣邁入老人社會,有更多老人需要被細心呵護,於是將丸山的「肺結核病院」改成「老人安養中心」。後來,冬山鄉公所把丸山的地要回去,因此他們於2009年搬至三星鄉大隱地區,並更名為「聖嘉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1952年第一批來台灣的靈醫會會士。(靈醫會提供)1952年第一批來台灣的靈醫會會士。(靈醫會提供)
民國79年,聖嘉民啟智中心3周年慶時,梵蒂岡派員來訪。(靈醫會提供)民國79年,聖嘉民啟智中心3周年慶時,梵蒂岡派員來訪。(靈醫會提供)

無私奉獻60餘年
靈醫會獲台醫療奉獻獎

天主教靈醫會成立至今已400多年,宗旨在慈善關懷貧困病人及弱勢族群,並傳遞福音。其會祖聖嘉民原是一名嗜賭如命的浪蕩子,25歲時浪子回頭進入嘉布遣會,但因腳生壞疽而離開至羅馬的聖雅各伯醫院治療,那時因找不到護士,而請監獄受刑人擔任,他們對病人的態度很不好,會打罵病人。住院期間他體會了病人真正的需要,而後歷經艱辛和奮鬥,終於在1586年3月18日創立靈醫會──「一個甘於服侍病床上的病人,如同侍奉天主一般的團體」。為感念靈醫會會祖聖嘉民「視病猶親」的精神,後來很多機構均以「聖嘉民」命名。

60多年前,有一群來自義大利的天主教靈醫會會士在大陸被共產黨驅逐出境,決定一部分會士轉往泰國,另一部分前往台灣。他們飄洋過海來到當時偏遠落後的宜蘭羅東地區,先後成立羅東聖母醫院、聖嘉民啟智中心等,照顧貧病的台灣人民(包括肺結核病、麻瘋病、小兒麻痺、身心障礙者、老人、原住民、礦工等較弱勢的族群),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他們有的甚至沒有再回過故鄉,直到壽終就葬在這裡。

早期的聖母醫院及醫護人員。(靈醫會提供)早期的聖母醫院及醫護人員。(靈醫會提供)

現在聖母醫院內科大樓一樓,這裡設置了靈醫會史蹟館,裡面展示的有靈醫會簡史、神父、修士、修女、會祖聖嘉民使用過的物品,還有台灣醫療奉獻獎的獎牌。醫療奉獻獎於1991年設立至今已有24個年頭,其中靈醫會得過的醫療奉獻獎共有9人,包括何義士修士、呂道南院長、范鳳龍大醫師、馬仁光修士、柏德琳修士、李智神父、傅立吉神父、高國卿神父、陳永興院長等,還曾獲得一次團體獎。

靈醫會的光榮紀錄--台灣醫療奉獻獎。(靈醫會提供)靈醫會的光榮紀錄--台灣醫療奉獻獎。(靈醫會提供)
靈醫會歷屆台灣醫療奉獻獎得主。(靈醫會提供)靈醫會歷屆台灣醫療奉獻獎得主。(靈醫會提供)

如果沒有這群「阿督仔」的無私奉獻,早期的台灣,很多事情就沒有人起頭,也沒人做。因為他們經常做人家所不願意做的,這些異鄉人甚至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他們早已把台灣當作自己的故鄉了。◇

聖嘉民住宿區(靈醫會提供)聖嘉民住宿區(靈醫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