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中共統戰官員臺灣出書 揭秘「統戰」黑幕

旅美中國法學專家程幹遠教授(影片截圖)
旅美中國法學專家程幹遠教授(影片截圖)
【記者鍾元/臺北報導】旅美中國法學專家程幹遠在臺灣發表新書《中共統戰部揭秘──統戰部幹部回憶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揭秘「統戰」的黑幕,並強調統戰部的範圍不僅限於國內,還向臺灣和海外華人圈擴展。

程幹遠教授今年80歲,他回憶15歲時被送入朝鮮參加韓戰,戰後從部隊作為一名「調幹生」直接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系讀書,1961年從中央內務部被調到南京市委統戰部工作,他十年的統戰部生涯從此開始。文革中由於日記本扉頁「偉大領袖」的畫像被人塗劃,他一夕之間成了「現行反革命」,入獄關押一年後被送到蘇北農村管制勞動。

中共瓦解國民黨秘辛

「統一戰線」,簡稱「統戰」,是共產黨在政治鬥爭中使用的「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方法,在中共竊政、統治鬥爭中起到重要作用。程幹遠說,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毛澤東作了一個對「統戰」問題的精闢發言,他在總結十年內戰失敗的經驗教訓時,十分深刻地說:「我們要把敵人贏壘中間一切鬥爭、缺口、矛盾統統收集起來,作為對抗當前主要敵人之用。」

程幹遠表示,中共從武裝鬥爭失敗的經驗教訓中開始認識到做敵軍情蒐工作的重要性。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末期,中共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各武裝部隊都普遍地建立敵後工作委員會,在軍隊稱敵工部,主要從事對敵軍的軍事情報策反工作。

1941年中共成立中央情報部,與中央社會部合署辦公。程幹遠說,一直到抗日戰爭前夕,才成立統一戰線工作部。為什麼1949「解放」初期統戰部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原來從事情報工作的人員,這說明中共統一戰線和軍事情報工作是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的。

程幹遠說,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三年國共內戰中,共產黨對國民黨軍事將領的統戰工作,也就是策反和情報工作,對戰爭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十次大的國民黨武裝部隊「起義」投共,迅速改變了軍事戰場的態勢,使中共軍隊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他舉例,其中如吳化文、曾澤生、傅作義「起義」,迅速改變了東北和華北地區戰場的態勢。程潛、陳明仁、龍雲、董其武、陶峙岳「起義」,對中共軍隊迅速竊據大陸國土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中共在國民黨軍隊內部的情報工作也十分成功,甚至中華民國國防部的核心軍事機密都很快放到中共領導人的辦公桌上,而國民黨對中共軍隊的動向則是一頭霧水,打起仗來,豈有不敗之理。

旅美中國法學專家程幹遠教授(自由亞洲電臺)旅美中國法學專家程幹遠教授(自由亞洲電臺)


「聽、跟、走」的民主黨派、商界人士

中共統戰部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管理民主黨派。他說,中國大陸所謂的民主黨派共8個,即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促進會、農工民主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九三學社、中國致工黨,再加上屬於工商界的民主建國會和臺灣民主自治同盟,這些民主黨派大都是在抗日戰爭後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建立的。

程幹遠表示,貫徹對民主黨派教育改造的方針是共產黨的根本原則和方針,這是為讓民主黨派乖乖地「聽、跟、走」做黨的政治工具的政治目的服務的。他說,反右以後,共產黨的宣傳部曾在《文匯報》、《光明日報》上組織所謂「知識分子要自覺做黨的馴服工具」的理論討論。在每次統戰部召開的民主黨派座談會上,聽到的是一片對黨的歌功頌德,人人都把自己變成「工具」一樣唯命是從的奴僕。

此外,他說,一些工商界人士在大陸「解放前」是不問政治的,他們是一心賺錢、做生意,對什麼黨派並不關心,而公私合營後,他們交出全部資產,反而變成整天搞政治的人物,大會小會要講話,開口閉口都是「聽、跟、走」,聯繫思想談自我改造,生怕不知何時會被共產黨整到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