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談談臉部疼痛

臉痛(123RF)
臉痛(123RF)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臉部神經痛是一種反覆發生, 短暫的,陣發性的,強烈的,刀割般的,不明原因的疼痛。疼痛的分布範圍在受影響的神經上,通常找不到任何神經不正常的狀況。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臉部的陣發性疼痛,疼痛得非常厲害,常令罹患者茶飯不思,雖有人將其誤認為牙痛,做了一堆治療,卻不見任何好轉。 

三叉神經痛的分布範圍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是頭部一條非常大的神經,有三叉,即三大分支,在前額、面頰與下巴,三叉神經將這幾個地區管轄的神經感覺傳導到大腦,如拔牙與蛀牙時所產生的疼痛感,也是三叉神經傳導的。三叉神經痛,在面頰與下巴的區域感覺比較強烈,前額區感覺疼痛比較少。

三叉神經痛,病患會感覺在面頰、下顎或口腔內,出現像刀割、針刺般的劇烈疼痛,一次痛幾秒鐘,不斷的反覆出現。但有些人疼痛,一次可持續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等,且疼痛可被誘發出來,如在臉部有碰觸、吃東西、打呵欠、刷牙、刮鬍子、吹到冷風等,疼痛就突然出現了,非常的不舒服,因此有許多人不願洗臉、不敢刮鬍、不吃東西、不敢化妝等等。

三叉神經痛常發生在年紀較大的人身上,35歲以下臉部疼痛,要考慮是多發性硬化症,而不是三叉神經痛。

舌咽神經痛 

舌咽神經痛,是較少見的,看起來像是臉部疼痛,實質上是耳內、舌後三分之一、扁桃腺窩或下顎彎角處的疼痛,這種疼痛也是劇烈的,突發性的,如刺、戳或燒灼般疼痛,發作數秒到幾分鐘,可由說話、吞嚥及咳嗽誘發,因此有許多人不敢講話,造成孤僻、社交孤立的問題。有些人吞口水也更痛,因此還不敢吞口水,口水從嘴角流出。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可以說是帶狀皰疹後最常見併發症之一,在年齡大的人發生率很高,所以可以看成是高齡患者特有的併發症。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侵襲神經纖維後,產生不正常的神經衝動,以疼痛方式出現。疼痛可如刀割、刺痛、燒灼,可像從深處痛出來,也可有痛過敏現象,任何輕微刺激,即便如風吹般輕,也可以產生疼痛。另外有些是麻癢感。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與其他神經痛的不同處,是疼痛比較固定,不是陣發性,也不易為刺激所誘發,所以病患比較沒有明顯的不敢洗臉、不敢刷牙、不敢講話的問題,但還是會比較痛。

臉部疼痛中醫治療

臉部疼痛,在中醫來看,多從陽明經下手,因為陽明經上走頭面,即使是牙齒、牙齦,也是陽明經的管轄範圍,上牙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下牙與足陽明胃經相連。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因此用藥可用清熱瀉火的方法,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常用藥有如地龍、石膏、知母、黃芩、竹葉、生地黃、牡丹皮、玄參、赤芍,其中有活血藥、清熱藥與養陰藥,均以涼藥為主。 

臉部疼痛者,基本上屬於熱症,在飲食上要清淡,不可吃熱性的東西,也不可熬夜、抽菸、喝酒,蔥薑酒蒜等少用,方可讓臉部疼痛停止不斷的復發。◇

鄧醫談養生
現任正梁中醫診所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曾任外科專科醫師,之後到南京取得中醫博士學位,是國內少數專攻中西醫整合治療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