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

文/劉炯朗
您認為,世界上有沒有理想國?一個理想的國家又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在古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在理想的國家、社會裡,會有四種德性、三個階層,和四種不同的政府形式。在柏拉圖的理想政府裡,領導者是智慧、勇敢、仁慈、節制、公正和有勇氣為他人帶來真理的「哲學家皇帝」。

柏拉圖認為在理想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也就是「免於匱乏的自由」的意思,管仲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說糧食充實的時候,老百姓才會明白禮節,當衣服和食物豐足的時候,老百姓才會知道榮耀和恥辱的分別。

此外,在理想的社會中,諸如資源和機會、工作和責任也都是共享的,這就是「無私和平等」。因為國家、社會的品質是由每一分子的品質來決定,所以會有嚴謹的制度來教育社會的每一分子,並且由優秀的菁英分子來領導,這就是《禮記.禮運大同》篇裡「選賢與能」的意思。

理想國4種德性/ 智慧、勇敢、節制、正義

他還認為理想的國家、社會必須具有四個基本的德性,就是「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蘇格拉底認為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德性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也是擁有完美人格的人必須具有的德性。

讓我們同時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這四個基本的德性,我也要指出孔子在《禮記.中庸》認為智、仁、勇是天下的「三達德」,《論語.子罕》第九裡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和柏拉圖的四個基本德性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至於史密斯在兩千年後提出的「審慎、公平、仁慈的德性」,明顯是受到蘇格拉底的影響。從這四個基本德性來看國家、社會和個人,會有這些特點:

第一、智慧:國家、社會必須靠智慧的指引來統治管理,分辨正確和錯誤,判別是與非,來看到大局全貌,不被枝節和雜音迷惑和困擾,才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達到目的。

第二、勇敢:國家、社會和個人必須有道德勇氣和決心,捍衛正確的理念和原則,敢於去做應該做的事、敢於抗拒不應該做的事,不怕困難和痛苦,能夠抗拒威權和誘惑。

第三、節制:國家、社會和個人必須能夠謙沖自牧,謙沖就是謙虛,自牧就是自己管制自己,避免傲慢、放縱、極端和偏見,保持和諧與平衡。尤其在龐大多元的環境裡,尤其是處在有權力的高位,唯有節制才能獲得整體的團結,因而帶來整體的快樂和幸福,和諧與平衡也就是仁慈和博愛。

第四、正義:國家、社會和個人必須堅持正義和公平的原則,各人盡各人的本分,尊重別人,不干涉別人的行為,不侵損別人的利益。

哲學家皇帝眼中 理想國的社會階層、政府形式

除了四種德性,柏拉圖認為在理想的國家、社會裡會有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統治階層,這是最有智慧和能力的統治者、領導者,他們必須經過嚴謹的訓練。最理想的領導者,被他稱為「哲學家皇帝」(Philosopher-king),「哲學家皇帝」必須有充分的哲學和數學的訓練,愛好真理和知識,他們的責任不但要追求真理和知識,更要把真理和知識灌輸給被他統治、照顧的人。

第二個階層:是軍隊、警察和其他參與政府工作的人,他們協助統治者共同作為國家、社會的守衛者。

第三個階層:是大多數的人,他們是農夫、工人、商人,負責生產和製造,提供生活資源。

柏拉圖的理想政府很接近暴君政治?

柏拉圖在《理想國》裡說過一個涵意深遠、被大家反覆討論的寓言,叫做〈山洞的寓言〉。就是在一個山洞裡,有一群囚犯被鐵鏈鎖住,他們面對山洞的牆壁,手腳都不能動,頭也不能轉。

在他們的背後有一個火堆,只能看到在背後出現或移動的東西被火投影在牆壁上的影子;對他們來說,只知道影子的存在,並不知道形成影子的實物,當他們交談的時候,談的是影子,而不是形成影子的實物。舉例來說,在他們的語言裡,書是在牆壁上一本書的影子,而不是形成這個影子的這本書。

這個寓言提醒我們的重要觀念就是:「語言表達的是我們眼睛的影子呢?還是我們腦袋裡的形象呢?還是在我們背後形成這個影子的實體?」在寓言中,後來有一個囚犯被釋放,他看到實物,看到火,甚至看到太陽,但他能夠了解這一切現象嗎?他能夠把他的了解解釋給其他的囚犯聽嗎?他們會嘲笑他,還是相信他呢?這個被釋放的囚犯就代表了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他的責任就是有勇氣為他人帶來真理。

4種政府形式各有優缺

最後,在討論理想國家、社會的架構和德性之後,柏拉圖也指出另外4種不同的政府形式,但是這些都是不可能永續存在的政府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軍人政治」(Timocracy):這是源自古希臘時代斯巴達政府的模式。國家、社會由有榮譽的軍人來統治,但是榮譽往往和財富連在一起,結果政府變成由追求重視物質財富的人來領導。

第二種形式是「寡頭政治」(Oligarchy):是由少數擁有權力和財富的人來領導。

第三種形式是「民主政體」(Democracy):在寡頭政治的統治之下,階級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衝突帶來革命,推翻了寡頭政治而帶來民主政治,但是正如大家所知,民主帶來了自由,也帶來了動亂。

第四種形式是「暴君政治」(Tyranny):民主政治帶來的動亂形成了極權強暴的統治制度。其實,柏拉圖的理想政府和暴君政治最接近,不同之處在於柏拉圖的理想政府裡,領導者是智慧、勇敢、仁慈、節制、公正和有勇氣的哲學家皇帝,在暴君政治裡,領導者則是一個不仁的暴君。

--摘編自《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