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〡歷史故事〡黃興功成不居 顧全大局

文/林靈
黃興(18741916),原名軫,字僅午,又字克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辛亥革命時期革命派的重要領袖,與孫中山齊名。

他在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過程中,功勳昭著,受到舉國上下的崇戴。而他功成不居、誠懇厚重、顧全大局的磊落胸襟,及矢忠革命的品質,更為世人所共仰。

黃先生對名利看得十分淡薄。他曾說:「名不必自找,功不必自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1904 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合併,成立中國同盟會,他首先提議推選孫中山先生出任總理,自任庶務部長。當時孫中山正奔走於歐美、南洋各地,為革命籌款,同盟會總理的職責,實際由他代理。他既要回國奮戰於前線,又要顧及東京總部的會務,「忙迫劬苦」,可想而知。但他毫無怨言,「只求義務,不求權利」。

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響應,京滬也告光復。各省都督府留駐上海的代表,共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帥,負責籌建臨時政府。黃興謙讓再三,不肯承認,並說:「興願領兵北伐,誓搗黃龍,以還我河山而後已。」孫中山返回國內,被各省代表選為大總統,副總統選舉時,對黃興的呼聲最高,可他極力支持黎元洪當選,自己寧可受任陸軍總長。他常說:「『吾輩革命,非為作官』,而應『致力於國家建設』。」足見其「功成不居」,是以國家利益為前提的。

黃興對己「功成不居」,待人則誠懇厚重、顧全大局。二次革命後,黃興與孫中山先生,在討袁軍事與整改黨務問題上存在分歧。外界對「孫黃」關係諸多猜疑,反動派更乘機挑撥離間。黃興則以「矢忠民國」為重,盡力「化除成見」,並極力維護孫中山的威望。其間,陶成章、章太炎等人,也對孫中山先生有所誤會,他們「意見很大」,甚至醞釀在東京開會罷免孫中山,改選黃興為同盟會總理。

黃興聞訊,立即馳書斥責,說:「革命為黨眾的生死問題,而非個人名位問題。孫總理德高望重,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勿誤會,而傾心擁護,且免陷我於不義。」平息了東京的倒孫風潮。而後,陶成章等人,仍大搞分裂活動,寫文章攻擊孫中山。黃興不但拒絕發表這些文章,還致信告誡他們,信中寫道:「太平天國起初節節勝利,發展很快,但因幾個領袖互相爭權利,終至失敗。我們要引為鑑戒,望我各位同志,相與協力,謀團體之進步,致大業於成功。」同時,他還致書孫中山先生:「說明委曲,請求大度包涵。」黃興以其氣度與識力,顧全大局,協調其間,不僅加強了革命黨人之間的團結,還使孫中山在同盟會的威信,仍如「眾星之拱北辰」。

正是:

歲歲年年風雨程,革命征途任苦辛;

不戀功名與權位,滿腔赤誠獻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