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月薪嬌妻》看婚姻契約 是愛情還是買保險?

最早提出「婚姻契約」的律師賴芳玉談到,許多人認為結婚是愛的感覺,談錢、談契約真傷感情。但真的是如此嗎?(Dreamstime.com)
最早提出「婚姻契約」的律師賴芳玉談到,許多人認為結婚是愛的感覺,談錢、談契約真傷感情。但真的是如此嗎?(Dreamstime.com)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日前在台熱播的日劇《月薪嬌妻》(日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部愛情喜劇,將夫妻間設定為僱佣關係,主要是探討日本年輕人無法或不願結婚生子,顯示社會普遍認為,家庭主婦對社會沒有貢獻,不正視家庭主婦付出的勞動力。劇中所簽的婚姻契約,直到男主角平匡,真正向女主角美栗求婚時,美栗才發現女性走入婚姻時,當初所做的家務(工作)都變成義務且無償的,到底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是愛情還是契約?這樣思維某程度在台灣引起很大回響。

女主角美栗是一名心理學碩士,畢業之後求職失利,最後在找工作過渡時期選擇到男主角平匡家做家務,最後突發奇想與號稱「專業單身男」男主角簽訂契約婚姻,以僱佣方式成為男主角的全職主婦,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男主角按月結付工資。

美栗得到了想要的工作,平匡得到了想要的身心關懷,洗衣煮飯都有專人照料,但彼此不干涉生活。不過最後編劇給了觀眾一種感覺,「事情不憨人想得這麼簡單!」不過也讓大家對「婚姻關係」給了一些新的詮釋與思考。

劇中美栗清楚換算一名家庭主婦為家庭創造的年收入,大約為 304.1 萬日元,約 95.2 萬新台幣,比普通受薪階層的年薪都要高。但家庭主婦的勞動,在社會觀感中卻被認為理所當然,且是無償低階的概念,甚至被冠上不事生產的帽子。

在法律上,結婚證書就一份契約,從兩人決定結婚開始,求婚、拍婚紗,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這張結婚證書,就算契約的落實。接下來夫妻成為了利益共同體,共事生產、共同維護財產、共同承擔風險等。

但是若是簽訂結婚契約,把雙方權利義務說清楚講明白,就真的能一帆風順?不少人看到劇情概要後質疑,怎麼可以因為錢而結婚?最早提出「婚姻契約」概念的律師賴芳玉談到,許多人認為結婚是愛的感覺,結婚你談錢、談契約,談錢真傷感情。

台灣為高社經教育社會,20到29歲男女勞參率相同,但女性從30到34歲急遽往下掉,但依照台灣目前雙薪家庭才能負擔起一家的開銷,女性回到職場後,既為經濟分擔者,但又是家務主要負責人。賴芳玉說,「台灣女性很辛苦」。

不是一定要大家簽那一紙契約,而是雙方在討論的那個過程。她發現,許多人對婚姻有太多想像與期待,婚前契約內容主要是讓大家明瞭婚姻從想像到現實,你的這些憧憬不見得對方能夠給得起,能不能先談好,或是相互妥協,這時婚前的討論就很重要,可以大幅減少婚後價值觀不同的紛爭。

這部日劇「突顯當你不是夫妻關係可以領得到錢,但是結婚後卻反而領不到錢」的反諷。丈夫原先為僱主,妻子為受雇者,美栗到面臨真實家庭生活,很容易被繁重家務搞到不耐煩,進而改變要求平等權,例如家務分工、平等關係,開始與平匡協調工作量,賴芳玉認為,《月薪嬌妻》是正面討論婚姻制度的影片。


網路戀愛心理學專欄作家海苔熊談到,結婚那一刻很美好,但許多例子發現,婚前預想婚後會發生的問題都不一定會發生;但婚後會發生的問題,是在婚前想都沒想過的。

為何婚前沒有想到這麼多,是許多人婚後的心聲。兩性親子專家吳娟瑜提到,許多人結婚時因為沒有經驗,昏頭才會進入婚姻,抱著因為愛所以想要趕快在一起,也不知道怎麼跟對方溝通這部分。

婚姻契約契約給人感覺是文字、具體事項,由兩方共同協議達成的,是有條件式的。「既然真愛是無條件,為何過生活要有條件?」吳娟瑜說,這就是迷思。

因為兩人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生活習慣、家事的分工有不同認知;如果生長於大男人家庭的先生,可能會覺得以前在我家,我爸都不用做家事,為何現在結婚了我卻要分擔家務,紛爭就此產生。

對於婚姻契約,吳娟瑜認為,兩人結婚不應該簽協議,但溝通是一定要有的。婚姻的經營來源是源自於互相體諒、溝通以及互相成長。而是根據年齡的不同,與事情的演變,適時做出調整的共識。

如果要一個保障,就是代表兩人信任關係不夠,才需要這層保障。簽契約要保障,在工作上可行,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為動機不純粹,遇到事情只想著退路,卻沒有想辦法解決,共同克服難關,這樣的婚姻怎會走得下去?

一位女孩小芬(化名)提到,自己跟男友感情算穩定,但擔心這種愛情無法長久,先協議好簽婚姻契約後,若是結婚了但愛的感覺消退,或感情結束了,因為有這份協議在,至少可以避免傷害,或把傷害降到最低。

海苔熊分析,通常人們以為沒有承諾就不會有傷害,但很奇怪的事,通常在一段關係裡沒有承諾,以為只要不要付出真心就不會受傷害的人,他們進入一段關係之後,往往還是受傷害了。畢竟人的心是肉做的,相處久了就算沒有感情也還是會有「親密感」,這樣的親密,讓我們在放手的時候,很難不會有情緒。

逃避承諾其實就是逃避愛情,一個人為什麼逃避愛情?因為他可能在內心底層,並不相信永恆。不相信永恆的人,其實是不相信自己是可以一直值得被愛的。

海苔熊分析,為何婚前的討論很重要,以心理學來說,「如果有一件事很重要,但是你刻意逃避不去討論,他就會變成一種焦慮」,如果重要但先討論起來,就不會焦慮了,很多人覺得談這傷感情。例如談錢傷感情,而避而不談,「結果因為不談,最後還真的傷感情了。」

那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例如擠牙膏方式、掀馬桶蓋,小孩的管教方式、用錢,週末是否要回娘家、婆家,家事分工等,都是可以在婚前先進行的討論。

海苔熊說,「安全感」是一段關係當中很關鍵的一點,更是婚姻幸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另外跟原生家庭的關係是否融洽也有密切關係。


為何女性進入婚姻都如此焦慮不安?賴芳玉提到,工作把孩子丟給老公帶,或是擔心另一半外遇,老公晚上半夜未歸都會感到焦慮,就是女性對「歸屬感」非常重視;但男性對於婚姻相對來說焦慮感偏低,因為妻子對他來說就是安頓好家務、照護家裡的助手,他才好安心在外打拚事業,若婆媳問題、小孩照顧出現問題,就成為男性的焦慮來源。他期待你是個照護家庭者的角色,除了生活費之外,妻子跟先生要薪資,是先生所不能忍受的。

因為在婚姻中男女被賦予的責任與義務不同,所以互相溝通與理解就很重要,既然共同分擔經濟壓力,家務也必須要適時的分工;海苔熊談到,通常在工作於家務兩者間,承受能力較好的女性,不是因為她只選擇了哪個,而是她明瞭
為何要做這樣的選擇。「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