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重五習俗 看古人的精緻生活

文/采風
今(2018)年6月18日是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五節」、「重五節」、「端陽節」等,別稱很多,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和新年、中秋並列為三大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節日習俗和典故也來源甚古。從記載民俗風土的歲時記來看,今人過端午的習俗大多沿襲自南北朝時代以前,且保留了不少周代或更古老的古風尚。

話說端午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端」是「開端、開始」的意思,從天地陰陽的五行現象來看,端午時節天地間達到陽氣純青之際,五月初五「重午」一到,也就是炎炎熱夏開始之時。傳統中國民間的俗諺「未食五月粽,寒衣唔(不)入櫳」、「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睿智地反映了端五時節天地陰陽演遞和天候的變化,給了後人實用的提醒。炎炎夏日來臨,古人的端午節也就是防瘟辟毒的夏令衛生啟動日。民間節俗吃粽子、划龍舟等等則連結了悠久的中華歷史文化的典故。

端午節傳說與習俗:

划龍舟競渡念屈原

一說到端午節,最讓人耳熟能詳的傳說就是龍舟競渡紀念屈原。

划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活動。相傳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一片愛國忠心卻受讒言陷害遭到楚襄王流放。屈原眼見國家處危難岌岌不保,在憂國憂民沈重的傷痛下最終抱石投入汨羅江。

屈原投江那天是五月五日。楚國人不捨一代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尋、奮力營救,又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驅走。南朝梁的《荆楚歲時記》記載端午日划龍舟競渡起源於拯救屈原:「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以划龍舟競渡來紀念屈原,競渡之習,盛行於屈原的原鄉一帶吳、越、楚之地。

關於端午節競渡起源,還有一個廣為流傳於江南吳越之地的傳說,認為是和戰國時代吳國伍子胥有關。據《荊楚歲時記》載:「是日競渡……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伍子胥也是楚國人,因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伍子胥投奔吳國,助公子光繼位當上了吳王,並攻破楚國之都,報了殺父之仇。吳王闔閭在與越王勾踐大戰之中,中箭傷重不治,死前封伍子胥相國公,輔佐少主夫差。夫差繼位大敗越王勾踐,後來勾踐請和,夫差應許了。但伍子胥主戰,卻為奸臣所害,被夫差賜死。伍子胥死前留下遺言:「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於五月初五將伍子胥屍體投入錢塘江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人們感於伍子胥之忠義,於每年五月五日他的忌辰在波濤中賽舟競渡紀念他。

包粽子 吃粽子

據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菰葉(筊白筍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荆楚歲時記第二部佚文輯錄》記載:「荊楚之俗,五月五日,民並斷竹筍為筒粽。」

《續齊諧記》紀錄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楚人祭屈原之殤:「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到了漢代,筒粽蓋上了楝樹葉並縛上五色絲繩,據說是來自屈原的託夢,苦於粽子爲水中蛟龍所竊,《續齊諧記》曰:「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爲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采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晉代,粽子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可見中國古人藥膳益生、養生的智慧。 宋朝時又有「蜜餞粽」,製作精巧至極不負於今人。

●驅五毒

在古代中國文化中以五月為「惡月」,五月五日這一天是「惡日」,因為黃曆五月,正是邁入仲夏、疫癘流行的季節,五月五日則是盛暑開端。民諺這樣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中國古代,就很注重夏令衛生,在五月五日,很講究禳毒驅瘟的事。

五毒是指蛇、蠍子、蜈蚣、蟾蜍、蜘蛛(有稱壁虎)。 智慧的中國古人會利用純天然又環保經濟的「天中五瑞」剋制「五毒」。「天中」是天中節,也就是端午節,五瑞指的是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等五種制毒的祥瑞植物。古人發現,這些植物多具有濃烈的「香氣」可以驅除溽暑毒害,且有的具有藥效,可以健身,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另外還有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或貼在門、窗、炕上,或繫在兒童的臂上,以辟毒的作法。有的剪出裝著五毒的葫蘆圖像,表示用葫蘆把這「五毒」給鎮住。

有的地區把「五毒」串成長串,在它們上端繫上艾草、菖蒲,然後在下端穿上三瓣大蒜組成藕形,菖蒲、艾草表示刀和劍將它們斬除,大蒜表示鎖,將它們鎖住殺死。還把它掛在門前顯眼的地方這叫「懸端午景」。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被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是斬除妖魔的「三種武器」,又稱「端午三友」。

飲雄黃酒驅百蟲

中國大部份地區在端午節有飲雄黃酒的習慣。雄黃,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是一種含硫和砷的毒性礦物質,也是常用的中藥,具有抗菌、殺百蟲毒的作用。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和酒泡製成的酒稱雄黃酒,中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有俗諺說:「飲雄黃酒,百病多遠走。」清代《燕京歲時記》說:「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曬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有習俗沾點雄黃酒在小兒額頭上寫上「王」字以避毒物。

懸艾草 戴艾虎

為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常見家家戶戶門口、簷下、門楣上都掛菖蒲和艾草。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兩者皆可入中藥。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天然藥劑了。

《荆楚歲時記》錄:「荆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

古時中國南方荊楚一帶的人,在端午日雞未鳴前即趕早出門去採艾,挑撿最像人形的艾草帶回家掛在門楣上以驅毒。此外,有人將艾草紮成小虎形,或剪綾綵為虎形再黏貼上艾葉,在端午節時配戴稱為「戴艾虎」。王沂公詩就有「釵頭艾虎辟羣邪」的描述。

佩香囊 戴香包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香包,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也可以當作胸前襟頭的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香氣四溢。舊時縫製香囊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女紅,現在商販的香囊少了一分手工的溫度和細緻。現代的端午節香包種類多元,動物、花、鳥、粽子,還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也側身其中,然而,其中虎形的香囊還是很受青睞,不退流行。

洗五時水 菖蒲入浴
一般民間傳說,端午日「午時水」充滿純陽之氣,可以久存不壞,用來飲用、淨身禳毒防疫效果好。

取用端午日的午時水,加入菖蒲入浴洗身、洗頭,叫「浴蘭湯」,沿襲了戰國時代楚辭記載的風尚,蘭是「福蘭」也就是菖蒲的別稱。這種習俗文化在古代從中國傳到了朝鮮更被珍惜發揚,今天的韓國一到端午還很盛行洗「菖蒲湯」,還有飲「菖蒲水」、化「菖蒲妝」的習俗。

端午立蛋

端午節流傳有立蛋遊戲的風俗,傳說在端午節立蛋得好運。在端午節這天正午時分比平時更容易把雞蛋立起來,立起來的雞蛋甚至可以好些天不倒。有人說端午節天地間陰陽五行逢純陽,雞蛋吸收滿滿的天地旺盛陽氣,所以容易立起來。

懸掛鍾馗像

在中國江淮地區,端午節時幾乎家家懸掛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傳說唐明皇開元年間,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明皇喝問,大鬼說:「我叫鍾馗,是終南山的進士,因面貌醜陋,應考不第,便自盡了。現在我誓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傳統中國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先祖過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獨到之處領先後人,現代人因為不解古人的科學成就,反而以「迷信」封殺了古人的成果。端午節將臨,看歷史、看文化、看保健、看防疫、看精緻生活都在從古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