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紀元廣場

《計程車司機》——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掙扎和覺醒(下)

⊙二大爺別院
接上文

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這樣原本貪生怕死,最後卻視死如歸的小人物,不止金師傅一個。

那些面對軍隊的掃射仍然要發聲的學生,明知有去無回仍然要衝出去救人的市民,最後時候勇敢開車救人,甚至和軍隊對撞的出租車司機們……

他們拚命保護記者送出那些珍貴的錄影帶,其實並沒有多大的用處。因為對於一個獨裁政權而言,批評並不會讓他覺得有什麼愧疚,頂多是不快。就像我們今天都能看到朝鮮人民的痛苦,但你又能奈三胖何?全斗煥最後倒台,甚至被審判,這都只是一個微乎其微的因素。

但它的象徵意義,他對於死者,對於生者的鼓舞,卻遠遠的超過了那一小段血腥的記錄。因為它永遠可以被後人所銘記,所解讀。

我們的兩個鄰居,韓國和台灣。其實在民主化進程方面都是極其類似。經歷了漫長的軍事獨裁和戒嚴,無數的異議人士前赴後繼。即便是國家最終實現了向現代文明的政治體系過渡,這其中的血淚,卻是不少的。

因為,自由從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買不來,求不來,跪不來。它不像飢餓那樣,會隨時提醒你生存的窘迫,但只有你失去了它,等待別人的施捨的時候,才能意識到它作為人固有權利的可貴。只有經歷那些飛蛾撲火般的努力,才會使得不可能變為可能。

也許有人曾經努力過,但是還不夠。

我們中國人經常瞧不起韓國人,甚至是仇視。總有一種你離開我就活不了的可笑優越感。這在踩踏樂天的過程中都已經見識過了。

但很顯然,韓國的崛起在我們之前。即便是今天,他依然在我們前面。

關於光州事件的電影我至少看過三部。一部比一部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此惦記自己的傷疤,不惜一次又一次的揭開來審視。而且這樣的審視,並沒有落在模式化的仇恨中。看完之後,你不會想到沒有祖國我什麼都不是,或者雖遠必誅。你只會對曾經那些勇敢的人類產生悲憐和崇敬,更加珍惜攥在手裡的自由權利。他沒有靠悲情和口號去吸引觀眾,而是靠扎紮實實源自真實歷史的厚重。

這樣的電影,贏得票房和口碑的雙重豐收,理所當然,當之無愧。

很遺憾,我們有比這更好的故事,卻不知道那一天可以講給世人聽。

如果站在現實的角度,我甚至覺得《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在立意的角度超過了《辯護人》。因為它更加貼合小人物所能理解和企及的高度。

也許大部分都跟金師傅一樣,雖心有不快,但依然要茫然奔波。偶爾發一聲,也被人反問一句「活著不好嗎」,或者恥笑為鍵盤俠。甚至也跟他一樣,在「國家有哪裡不好」的反問中一遍又一遍的教導年輕人要安分守己。

但也許會有那樣的歷史風口,讓每個人有機會拷問自己的良知。

到那一天,希望我們都是金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