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名家評論

康美藥業300億假帳門 調查難有結果

⊙陳思敏
自4月30日中國大陸康美藥業爆出3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財報造假事件以來,中共官方調查結果備受關注,這不僅關係到康美藥業22萬名股東的投資損失,也包括同類型案件的股東可能比照將如何求償的問題。

據報導,康美藥業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其實是在去年12月證監會對其發起調查的背景下進行的。這剛好可以說明,康美藥業300億這麼大的雷,官商怎麼可能事先沒有「溝通」,所以康美「主動自查糾錯並公告」、證監會「隨即立案調查」等都是做給外界看的表演。

公開訊息顯示,康美藥業造假歷史時間長,且系列造假事件中,多個官方部門一直扮演庇護角色。

例如2012年年末,媒體據廣東省普寧市國土局查證發現康美藥業涉嫌造假2處地塊土地證,結果官方不但沒有進一步權威調查,2013年康美藥業照樣入選上證50成分股。還有2014年投資人劉志清就康美藥業造假,舉報至廣東證監局、證監會無結果後狀告法院,但官司一直打到最高院,劉志清全都是敗訴。

康美藥業這樣的能耐說明背景不簡單,其實媒體無不知悉也披露過多次,監管層也不可能不知道,才會這麼多年來姑息養奸。

就說康美藥業「肉眼可辨」的一個超級關係──廣發證券。廣發證券是康美藥業約2001年開始涉足資本市場的「御用」機構,而康美藥業是廣發證券上市前原始股東,兩者關係密切已18年。目前在廣發證券的大股東中,地方官股、國有股濟濟,而康美系的「信宏實業」與中國證金、中央匯金等並列廣發證券前十大股東。

而廣發證券是廣東省龍頭券商,背後是廣東省證監局,其上面是廣東省當局。從發家時間來看,崛起於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張德江,廣東省長黃華華主政期間,所以康美藥業在廣東樹大根深。媒體披露,康美藥業是廣東省的納稅大戶,也是廣東官場的行賄大戶。

媒體曝光康美藥業長期財務造假,可以說是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但廣東證監局仍為其出具「未發現違法情況」的虛假內容公函。不僅如此,康美藥業出具審計報告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其曾經簽字的一名會計師,還是證監會第17屆發審委既首屆「大發審委」的候選人名單中。顯然這背後存在窩案,為了「穩定」是不會真正查出投資人想要的結果。

目前,康美藥業「300億假帳門」立案調查的結果還未給出。有不少媒體和輿論認為,官方調查結果將會認定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是過於樂觀了。在投資人劉志清敗訴的判決中,中共最高院已經認定:「證券監管機關不負有基於個別舉報投訴而啟動行政調查程式的法定義務,個別投資者亦不具有要求證券監管機關為其個人利益而履行監管職責的請求權。」

就算最後結果即便認定造假,當前的最嚴厲處罰也是不痛不癢的,而且康美藥業最終即使退市,大股東都已經脫產成功,損失還是大多由債券、股票投資人承擔。

而康美藥業的問題,是A股資本市場的長期問題,但不是康美藥業一家的問題,很多公司能夠上市的背後幾乎都有政商多重利益的捆綁,所以A股的監管基本是為權貴資本服務,而不是一般投資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