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美中貿易戰 龔明鑫:本週回台企業破百家

中經院31日舉辦的「美中經濟對抗之影響與因應」座談會,下半場綜合座談,邀請政委龔明鑫、陳添枝以及產業界代表與談。(記者李怡欣/攝影)
中經院31日舉辦的「美中經濟對抗之影響與因應」座談會,下半場綜合座談,邀請政委龔明鑫、陳添枝以及產業界代表與談。(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李怡欣 /台北報導】政委龔明鑫昨(31)日在中經院舉辦的「美中經濟對抗之影響與因應」座談會中表示,美中貿易戰為台灣帶來機會,本週回台投資企業突破100家,投資金額上看千億,目前台商回流還在增加中。

「美中經濟對抗之影響與因應」31日在中經院蔣碩傑會議廳登場,在最後綜合座談時段,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表示,美中貿易戰象徵,過去「鴻海」這種利用中國廣大勞動力及仰賴美國技術的台商商業模式時代已經結束,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出來選台灣總統,或許意味他正在尋求突破方法。

陳添枝指出,台商面臨生產供應鏈重組,「最高敏感性」產業必須設立一條「剔除中國元素供應鏈」;至於紡織、家具低敏產業,要盡量減少中國生產比重,以免遭關稅報復,提醒各領域台商都需「減少中國因素」;第二「技術流向與保密管制」議題越來越重要,美國與西方夥伴關注台灣企業如何確保關鍵技術不流往大陸,是台灣企業必須建構的。

美中貿易戰 台商跟供應鏈移動

兆利科技董事長劉光華表示,「紅色供應鏈」中共以國家力量補貼大陸企業,台廠難競爭,如今,所有企業都在問「誰是下一個中國?」談到美中貿易戰,如何選邊站?劉光華說,電子五哥都跟客戶移動,「供應鏈去哪、我們就去哪」,他希望政府幫助台商解決缺水、電、土地問題,建議台灣政府建造一個法令與稅務與台灣脫鉤的「台商特區」,至於東南亞是否是台商最佳移轉地?則要看當地政策與政府效能;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分享,美中選邊站?他建議廠商要把最壞狀況「當演習」,未來才會有好日子。

中經院副主任楊書菲表示,中國經濟下行,生產成本優勢不在,台商必須分散投資風險;完全排除中國供應鏈短期有困難,台商須積極轉型升級,此外,中經院調查,針對美中貿易紛爭,「兩成製造業,三成非製造企業,有考慮增加產能,但不考慮在台投資,主要原因是台灣市場規模太小,第二台灣政策不確定性高」,提醒台灣政府必須有明確國家發展的產業方向,並維持政策穩定度,才能讓企業有信心。

台若確保「技術來源」可被先進國家信賴

談到美國是否信賴台灣資安?楊書菲認為,美方姑且相信台灣,但不完全「放心」,她呼籲,台灣必須嚴正檢視「提高技術來源安全、原產地規範、資安維護、智財保障等」規範,建立美台多重對話平台,建立商業防火牆,讓外資與國際合作夥伴,更加信任台灣。 

楊書菲提醒,貿易戰下,中國宣示加強自主研發,未來挖角、竊密會更嚴重,台灣將是人才外流與商業間諜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