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創新化膿性肝膿瘍治療 病人住院天數降三成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北榮感染科醫生林邑璁研究發現,由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治療,在初期使用抗生素穩定狀況並適當引流後,轉成口服型抗生素治療,透過創新治療方法,讓病人注射抗生素天數、住院天數都大幅減少8天,同時病患住院超過21天個案也明現降低三成左右。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台灣常見的地方性疾病,西方國家多是由於膽道病變引起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可經由腸道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讓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而病人常因為發燒就診卻多次找不出原因,直到接受腹部影像檢查才得到正確診斷。

台北榮總感染科醫師林邑璁表示,經研究發現,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治療,適當引流後,初期使用靜脈注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狀況穩定後轉換成口服型抗生素,此創新的治療方法,靜脈注射抗生素天數由平均27天降至19天,病人住院天數由平均28天降至20天,大幅減少8天;病患住院超過21天的個案比率更從66.3%明顯降至37.8%。

林邑璁表示,以前患者只能藉由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及肝臟膿瘍的引流來治療,靜脈注射抗生素要為期好幾週以控制感染,長期住院除造成病人工作的不便,也產生許多心理不適。

林邑璁說明,這項創新療法,初期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控制病情,待病情穩定後,透過藥物動力學及藥效的概念,轉換成口服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希望能夠減少靜脈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

林邑璁表示,收集近年來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案例,在膿瘍有適當的引流時,我們的做法減少了平均約8天的靜脈抗生素治療時間,住院天數也減少了約8天,住院超過21天的比率也顯著的下降。研究成果已在108年的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