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荔枝椿象蠢蠢欲動 農改場籲把握早春防治

經冬眠已復甦的荔枝椿象蠢蠢欲動。(台中農改場提供)
經冬眠已復甦的荔枝椿象蠢蠢欲動。(台中農改場提供)

【記者謝五男/彰化報導】台中農改場13日指出,經近期調查結果,中、彰、投等地之荔枝椿象已漸從越冬期甦醒。為避免其擴散、繁殖,造成經濟損失及人體危害,呼籲農友及民眾應把握早春時機,對荔枝、龍眼、臺灣欒樹與無患子等樹種進行蟲害防治。

臺中場表示,目前已在彰化社頭鄉、臺中市太平區發現活動的成蟲,預計約1至2週後,中部地區荔枝椿象會進入活躍期。雖目前田間之荔枝椿象族群數量較往年少,但仍不可掉以輕心,以免錯失防治良機而造成損失。

該場表示,每年春季為荔枝椿象的繁殖期,亦為防治關鍵。越冬後的荔枝椿象對藥劑耐受度較低,活動力較差且尚未產卵,此時防治可達到最佳的效果。農友可選用植物保護系統所推薦的藥劑如賽洛寧和亞滅培等,加強龍眼、荔枝葉背等越冬處的施藥。

荔枝椿象受干擾後,會由臭腺噴射具有刺激性的分泌物,可造成人體灼傷。該場呼籲農友於田間作業時,應做好身體防護;若不慎沾染其分泌物,應視症狀就醫,以免傷口感染。

臺中場研究員于逸知指出,由於龍眼、荔枝是蜜蜂重要的蜜源,為避免蜜蜂採蜜時受防治藥劑誤殺,農友應儘早施藥,並於開花期改行摘除卵片或敲擊捕捉等防治方式。防檢局另表示近期將公布中部地區共同防治期程,期間應施藥2至4次,並於開花前10天停藥,切勿於開花期施藥,避免誤傷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