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社會萬象

中共新數據法 加劇全球供應鏈危機

【記者夏雨/編譯】COVID-19疫情令全球供應鏈陷入危機,正在影響全球經濟復甦。路透社11月16日引述三位直接受影響的航運消息人士透露,在中共頒布新的數據法規後,無法得知中國水域的船舶行蹤,供應鏈危機難以化解。

中共《個人信息保護法》於11月1日生效,此法增加了大量新規則,旨在加強中共政府對國內外組織如何收集和使用中國數據的控制。

消息人士11月17日告訴路透社,儘管法規中沒有關於航運數據的具體指導方針,但由於新規定的直接後果,中國的一些國內供應商已停止向外國公司提供資訊,而外國公司依靠這些數據來管控貨物量、預測擁堵情況,以優化物流、對運輸路線做出關鍵決策。

MarineTraffic是全球領先的船舶追蹤和海事情報供應商,也是目前獲得中國重要航運位置數據方面遇到阻力的外國公司之一。

世界上大部分製成品和一些工業商品的生產,都來自中國。MarineTraffic的AIS網路團隊負責人圖羅斯(Anastassis Touros)表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將對全球供應鏈透明度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我們進入繁忙的聖誕節期間,全球供應鏈已經面臨巨大問題。」、「突然之間,我們不知道船舶何時離開以及從哪裡出發,而且我們也無法全面了解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為我們提供的港口擁堵情況。」

根據市場情報和估值提供商VesselsValue的數據,從10月28日到11月15日,中國所有水域的地面航運數據大約減少了90%;「由於中國是煤炭和鐵礦石的主要進口國以及全球主要的貨櫃出口國之一,(船舶)位置數據的下降可能會對海洋供應鏈的透明度造成重大挑戰。」首席貿易分析師庫克(Charlotte Cook)說。

另外兩個消息來源稱,最近幾天地面AIS數據下降了45%。廣東海事局一名官員告訴路透社,AIS規則是由該部門在北京的總部制定的。路透社撥打海事局北京辦事處的電話無人接聽。其他中共官員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聯合國機構國際海事組織發言人沒有發表評論,該組織採用了全球AIS規定。AIS信息取自連續傳輸,儘管可以使用衛星數據對其進行整理,但對於嚴重擁擠的地區或需要頻繁更新的地方,則需要地面數據。目前尚不清楚如果數據差距繼續存在,AIS用戶將如何能夠密切關注運輸動向。

航運數據的缺乏對原本已面臨危機的供應鏈造成更大打擊。持續一年多的COVID-19大流行已經暴露了從食品到時尚等所有領域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貨物需求激增,集裝箱短缺,以及港口擁堵,使得運輸費用飆升,假日供貨短缺。在全球範圍內,目前供應鏈危機使得AIS數據確定中國主要供應商發貨計劃變得更加重要。全球十大貨櫃港口中,中國大陸占六個。

Elane Inc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擁有一個約250萬用戶的AIS數據平台,該公司一名員工告訴路透社,「最近停止了與外國實體的所有交易。」「變化發生在上個月,我們現在只向國內用戶提供數據。」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