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中資房企遲交財報 在港出現停牌潮

【記者張原彰/臺北 報導】早前媒體盛傳,今年至少有高達73家中資企業無法順利交出財報,將面臨退市風險,港交所1日出現停牌潮,有超過33家中企因未能提交去年業績,股票暫停買賣,多數是中國房地產企業。

港交所3月26日聲明,至少73家上市公司因為新冠疫情或者其他因素,2021年的財務報告必須延後到3月31日之後才能提出。可能遲交財報的公司包括中國恆大、佳兆業集團(Kaisa)等中國房企,同時還有能源、科技、原物料廠商等領域的業者。

而在1日,香港交易所確實出現波瀾,多家房企宣布在港交所暫停買責,包括融創中國、世茂、佳兆業、花樣年、奧園等房企,以及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及奧園健康等。

中國數十家上市公司推遲披露年報

據《第一財經》3月31日報導,中國上市企業發布年報的時間即將結束,但從2022年初至3月31日,已有6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擬變更或已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

其中,有19家是ST(特別處理,指該上市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甚至*ST(退市預警)的公司。這些延遲發布年報的公司表示,因為審計機構出現變故。有些公司已經找到審計機構;有的甚至還沒找到;有的找到後,審計機構又辭任。

對於上市公司年報為何會難產?為何臨近「交卷日」還要換所?會計所又為何臨陣退縮?報導引述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分析指出,換所的理由雖然成立,但是背後的邏輯未必如此。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與審計機構的合約一年一簽,並每年在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後完成續簽或做出換所的決定,即換所會留出提前的時間。報導表示上市公司臨時換會計師事務所有些可能是主動換,有更多的可能是「被迫換」,但都屬於「高難度動作」。明知高難度卻仍舊一定要做,有可能因為公司本身財務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