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環署:成立環境部是擴增業務 非就地升格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環保署15日指出,環保署現有業務範疇及組織量能已遭遇瓶頸,確有必要新增擴大職掌範圍,行政院組織調整規劃成立環境部,是擴增業務而非就地升格,全面擔負起環境治理責任,期待達成因應氣候變遷、落實資源循環、擴大化學物質管理、精進環境品質管理、強化環境科研5大願景。

環保署表示,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及台灣環境品質提升需求,行政院組織調整規劃成立環境部,將環境品質管理從汙染管制觀念轉變為預防管理,以前瞻思維規劃整體環境改善策略,接軌環境科學研究,化被動為主動,系統性處理環境問題。

環保署已盤點彙整未來環境部擬擴增業務,同時規劃整合化學物質、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等事權統一提升管理效能,解決相關管理權責分涉各部會,致專業、資訊分散、未能統整協調的問題,希望發揮環境部組織效能,全面擔負起環境治理責任。

環保署說明,成立環境部,規劃設置4個三級行政機關(含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化學物質管理署、環境管理署)及三級機構(國家環境研究院),透過擴增整合業務,預期達成5大願景。

第一,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強化台灣政策擬定推動及執行,落實階段管制目標管考作業,因應國際碳關稅及供應鏈減碳趨勢,加速推動碳定價、強化碳盤查機制,尋求減碳技術及策略。

第二,落實循環經濟、廢棄物減量及再利用,透過統籌各部會再利用管理權責、徵收基金推動資源循環、廢棄物再生能源、盤點分析廢棄資源,推廣循環採購永續消費及產品友善化設計等新增作法,達到減少原生物料使用、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第三,擴大化學物質管理標的為在台灣運作之化學物質,達源頭管理延伸邊境、減少斷點防堵違法,串聯統整防災資源、強化應變減少災損,危害資訊完整傳遞、降低健康風險暴露及資源永續無毒轉型、接軌國際公約管理等目標。

第四,強化數位科技環境執法,運用智能化及互聯網多元處理一般廢棄物,精進管理環境清潔衛生,透過提升調查整治技術驗證及增加土壤及地下水復育及碳匯能力,永續經營土水資源;加強汙染源管制,打造低風險的生活環境,發展健康永續社區。

第五、發展氣候變遷與資源循環研究,精進環境風險評估與治理科技,促進淨零轉型與培育專業人才,結合全國研究資源建立環境智庫,提供長期穩定的整體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支援。

針對外界質疑未來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任務如何與永續會及國發會區隔一節,環保署強調,永續會現行任務為「協調推動」氣候變遷因應等永續發展議題,國發會擔任秘書處,專責統籌因應氣候變遷的任務仍係由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擔負,包含國家因應氣候變遷政策擬定推動及執行、因應國際碳關稅及供應鏈減碳趨勢、加速推動碳定價、階段管制目標管考、強化碳盤查機制、綠色金融、減碳誘因、氣候變遷調適、碳匯推動等。

目前立法院審議中「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亦明定氣候變遷因應工作是分由各權責部會推動,主管機關目前為環保署,組改通過後為環境部,負責綜整管考,永續會則負責協調、分工及整合跨部會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