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外媒批臺欠缺國際或區域級銀行 金管會:合併案尊重市場機制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英國《金融時報》駐臺特派員席嘉琳(Kathrin Hille)在8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灣缺乏國際或區域級銀行,主要是銀行家數過多,臺灣併購活動一直落後亞洲其他國家,有礙進軍國際市場。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8日回應,臺灣18年來已有57筆合併案,金管會原則上仍尊重市場機制。

金融時報表示,國票金控併安泰銀行破局為一大警訊,臺灣併購活動一直落後其他市場,尤其涉及外國私募股權的收購案,顯示外國機構投資人不願進入臺灣市場。

席嘉琳認為,這項併購案變數,是國票金與國民黨較接近,最大股東又是和中國有深厚關係的旺旺集團,政府有意阻止旺旺在金融業擴大影響力。此外,臺灣歷經20年整併過程,但本土銀行多達38家,依然持續以當地家族與公股行庫發號施令。

對於金融機構整併的議題,童政彰指出,併購案由雙方金融機構自行決定,金管會主要提供一個友善併購的法規與環境,鼓勵金融機構在依照市場機制下,遵循法規規定,並且符合股東、員工、客戶利益的原則,以及自身業務發展需要進行相關併購。

童政彰進一步說明,根據銀行局統計,臺灣自2004年9月至今,18年來已有57件國內金控及銀行整併案,國內銀行家數也從2000年的53家,縮減至今年6月底的39家(含3家純網銀),由於金融整併涉及股東意願和規劃,金管會原則上尊重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