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蝴蝶斑」上身 妙齡女險變植物人

紅斑狼瘡俗稱「蝴蝶斑」,因臉頰兩側紅斑跨過鼻梁,如同蝴蝶匍匐臉上而得名。(123RF)
紅斑狼瘡俗稱「蝴蝶斑」,因臉頰兩側紅斑跨過鼻梁,如同蝴蝶匍匐臉上而得名。(123RF)

文/記者賴玟茹、李怡欣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49歲年輕女性,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全臺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患者約有2萬5,400人,病友分享,常因要回診,被誤以為是在裝病,對此感到很受挫。

現年30歲的宋小姐,去年初,突然感到腳踝關節嚴重腫脹、雙腿肌肉痠痛,原以為單純工作壓力大,沒想到身體竟出現大片紅斑、連幾天高燒40度,才驚覺不對勁,轉診就醫確診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異位性皮膚炎需要耐心照顧。(123RF)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併發血栓,患者差點變植物人。(示意圖,非個案本人)。(123RF)

宋小姐表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容易伴隨許多併發症,「有次我因為突然頭痛而掛急診,當下醫師緊急安排住院,診斷發現竟是引發了腦膜炎跟左腦腦幹血栓,再晚一步就要變成植物人」;住院15天才脫離險境,但每天施打高劑量類固醇,讓她短期內體重暴增10公斤,也因為常要回診治療,被誤以為在裝病,讓人感到格外挫折。

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說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因先天基因或後天環境引發異常的免疫反應,產生大量抗體攻擊自身器官。紅疹(俗稱蝴蝶斑)是典型症狀,高達八成患者易於臉、頸、手臂等處出現紅斑,許多患者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易伴隨骨骼關節病變、血液系統異常、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諸多共病。

據統計,超過50%病患在診斷後10年內會產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傷,死亡率更是一般人的2.6倍,其中又以感染症、心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為前三大死因。

目前狼瘡主要治療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能緩解症狀、降低發炎反應,卻未從根本解決,且易伴隨高血壓、高血糖及高感染風險等副作用,僅達到症狀緩解,治標難治本。三軍總醫院風溼免疫過敏科醫師盧俊吉表示,現有新型生物製劑,今年4月10日正式通過臺灣食藥署核准,可供臨床使用。目前僅能自費。

■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分類準則

 下列 11 項準則出現 4 項以上,可診斷為紅斑狼瘡(各項準則根據單位不同而有些微異動,評估結果仍以醫師專業診斷為主)

◆ 另外,經免疫學檢查異常,以及抽血抗核抗體 ANA 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