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調查:做好事 愉悅感持續4小時

調查發現,做好事可以讓人持續感覺愉悅4個小時。有專家說,做好事對心理健康有益。這是個良性循環。(123RF)
調查發現,做好事可以讓人持續感覺愉悅4個小時。有專家說,做好事對心理健康有益。這是個良性循環。(123RF)

文/陳俊村
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提醒人們,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好事也應該做。最近就有調查發現,做好事可以讓人持續感覺愉悅4個小時。有專家說,做好事對心理健康有益。這是個良性循環。

由國際市場研究機構OnePoll所進行,一項針對兩千名英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人們一年通常會做223件好事,而做好事產生的愉悅感覺,可以持續4個小時。依據這項調查,人們做好事的動機,包括:想讓別人感覺良好(占40%)、想讓自己感到滿意(占34%)等。在受訪者中,有82%的人在做了好事之後有正面的感覺。

這項調查指出,58%的人相信,這種善舉不一定是大事,小事往往也能產生影響。 54%的人認為,現在做好事的人不夠多。

該調查說,61%的人遇到過某人為他們做了超出預期的好事。結果,65%的人表示感激,60%的人表達感謝之意,42%的人有被愛的感覺。

心理治療師特瑞爾(Emma Reed Turrell)說:「正面的社交互動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益。當我們與其他人分享正面的經驗時,我們的大腦會釋放催產素(oxytocin),這能增進同理心、信任和關係的建立。」

她還說,人們從事越多這種令人感覺愉悅的行為,大腦釋放的催產素越多。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如以上所述,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做好事不一定是大事,舉手之勞也能做好事。以下是最常見的20種善舉:

(1)替別人開門、(2)為鄰居取貨、(3)給某人指路、(4)捐助慈善機構、(5)為家人燒一壺水、(6)在大眾運輸工具上讓座給別人、(7)當零售商到你家工作時為他們泡杯茶、(8)在路口讓其他車輛先走、(9)與親人外出時為他們購買食物或飲料、(10)載某人一程、(11)當商家陷入困境時前去購物、(12)幫同事泡杯茶、(13)幫親戚做家事、(14)幫助年長者使用科技產品、(15)借錢給別人、(16)幫忙拿沉重的購物商品、(17)替身體不適的人買東西、(18)送舊物給朋友、(19)幫別人搬家、(20)撿拾公共場所的垃圾

先前也有研究表明,做好事能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