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名人小故事】為永遠而畫──米勒

米勒畫作《拾穗》。(維基百科)
米勒畫作《拾穗》。(維基百科)

文/王廣之
「佛朗索亞!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你要為永遠而畫!切勿忘記這句話!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這是法國田園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當年要前往巴黎學畫時,祖母對他的叮嚀。而米勒後來也謹記在心,成為思想高貴的人性畫家,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米勒於1814年10月4日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的一個農耕家庭之子。米勒的父親雖然是農夫,卻很喜歡音樂、美術,米勒也遺傳到父親的藝術才華,田間勞動閒暇,總是拿炭條在石頭上描畫農夫做工的情形,而且畫得非常精妙。1831年,17歲的米勒創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顯示出極高的繪畫天賦。

1837年,米勒獲得一筆獎學金到巴黎,進入學院派大師德拉羅什的畫室習藝2年。在藝術之都巴黎,米勒也觀摩到米開朗基羅、林布蘭特等前輩大師的畫作。

米勒雖然才華縱橫,卻沒有人買他的畫,因為當時法國流行裸體畫,或以王宮貴族為題材的畫作,沒有人願意靜心欣賞米勒的田園風光及鄉村人物。沒錢養家糊口的米勒一度嘗試畫些裸體畫,然而祖母的叮嚀清楚的迴盪在米勒心中,他決心放棄媚俗的畫作,為永遠而畫,為自己的理念而創作。

1857年,米勒完成他後來最著名的畫作--《拾穗》。此畫描繪3名農婦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中撿拾收割過後的麥穗,畫面中充滿人性的寧靜與莊嚴。

1858年米勒另一名作--《晚禱》問世,畫的是傍晚的田野中,一對貧苦的男子和女子低頭站著,合著兩手,正在禱告。

後來就有人出一千法郎買了這幅《晚禱》,米勒也因此逐漸脫離貧困並得到應有的聲望。1868年他獲頒榮譽勳章,幾年後法國政府委託他繪製萬神殿大壁畫。

1875年米勒因肺結核病逝,雖然他沒有在世間享受多少風光的歲月,但後世對他的讚揚與肯定,證明了米勒確實做到了「為永遠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