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齊天大聖孫悟空

  (圖/素素)
(圖/素素)

文/智真
《西遊記》是一部覺悟之書,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經傳東土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傳頌。其中主要人物孫悟空正義、善良、智慧、勇敢,他忠心護師,除惡揚善;堅心向道,矢志不移,一代英雄的真我本色與風采永遠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孫悟空為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孕育而生,一出世即「拜了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在花果山稱「美猴王」。

他一心求仙訪道,向菩提祖師學了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七十二般變化,從龍宮得到了重約一萬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鬧龍宮、闖幽冥、大鬧天宮,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孫悟空內心雖嚮往天宮和眾神,卻不悟只有修心和積累功德才是正道。

五行山下,孫悟空反思後悔悟,渴望修行、向善。因此當觀音菩薩勸善時,他馬上說:「我已知悔了,願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悟空護師 忠心耿耿

唐僧是一位慈悲為懷、一身正氣的聖僧,立志拜佛求取真經以濟眾生,意志堅定,持之以恆。孫悟空拜唐僧為師後,忠心耿耿的保護他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除魔。經過白虎嶺時,狡猾的白骨精三次幻化為人形要害唐僧,被孫悟空識破打殺,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妖,誤以為他枉傷人命而念緊箍咒,孫悟空抱著寧可自己頭痛也不能讓妖精害了師父的心念,義無反顧地打死了妖精。

唐僧將其從身邊趕走時,他不忍離去,使分身法四方圍住唐僧使其受拜,「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回花果山的途中經過東洋大海時,想起了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在花果山,「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

悟空離開後,唐僧又遭遇了黃袍妖怪,豬八戒赴花果山請他回去。二人回去再次經過東洋大海時,孫悟空說:「我下海淨淨身子,師父是愛乾淨的,我自從回來後,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他對師父敬重、真誠,心中時刻記掛著師父的安危和取經大業的成敗。

取經路上千難萬險,孫悟空從不畏懼退縮,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念,勇往直前。對魔難既不害怕,又不掉以輕心。即使被壓在三座山之下或被金鐃扣住時也從不氣餒,依然「氣象昂昂,聲音朗朗」。他火眼金睛善識妖魔,手持金箍棒,「全憑此棒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見惡必除,除惡必盡。

匡正伏惡 扶危濟困

孫悟空善惡明辨,對殘害人民的妖魔澈底清除,不留後患。在烏雞國,他掃蕩妖魔,為民眾辨明邪正;在車遲國,他解救了那些受妖精誣陷迫害的僧人,並勸諫國王「莫信妖邪,從此敬佛也敬道」,僧人們都感動地說:「齊天大聖,神通廣大,專秉忠良之心,匡正伏惡,濟人危難。」過火燄山時,他不僅搧滅了火燄山保證唐僧西行,而且還特意連扇七七四十九扇,斷絕了火種,使其風調雨順,為百姓謀福。在比丘國除妖,救了一千多個兒童的性命,人們稱讚他 「有仁有義,專救人間災害」。

禮佛敬天 天降甘霖

經過鳳仙郡時,孫悟空看到此地因連年亢旱,民事荒涼,就立即上天宮求雨,了解到因那裡郡侯不敬天地,上帝見罪,立有米山、麵山、黃金大鎖,若有一念善慈驚動上天,那米、麵山即時就倒,鎖梃立即就斷,才能降甘霖。孫悟空回來告訴郡侯︰「你只有改過向善,敬奉神佛,感動上天,才會下雨。」郡侯聽後悔過自新,領著文武官員天天念佛向善,祭拜天地,滿城人民皆禮佛敬天,善聲盈耳。

之後,所立兩座山都倒了,鎖梃亦斷,上天普降甘霖。唐僧高興地對悟空說:「賢徒,這一場勸人歸善之善果,皆爾之功也。」沙僧說:「這場滂沱大雨,潤澤萬萬千千生靈!我也讚歎大師兄的法力通天,慈恩蓋地。」百姓們謝之不盡。

唐僧師徒對佛理的堅定信仰和為了救人、濟世的慈悲心懷感動著後人,他們不為任何外物所迷惑,歷盡艱辛終成正果,更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向善才是人生正道。孫悟空忠正、坦蕩、本真至純的精神鼓舞著人們追求美好和光明,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